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三百年等一回:从《全唐诗》到《全唐五代诗》

    吴 菲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21日   04 版)

        《全唐诗》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编讫至今已有300多年了。这部长达900卷的诗歌巨典,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作为一部由十名翰林以不足两年时间仓促编修的文献总集,清编《全唐诗》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此书编成未久,著名学者朱彝尊便开列出《全唐诗未备书目》计149种之多,后世总结出其中各种伪舛疏漏之处更是难以计数,历代中外学者对《全唐诗》所作的补遗、甄辨和研究的文章、著作蔚为大观。自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出最初的学术构想,编修一部新的《全唐诗》已成学界众望。现在,经过众多学者几十年的努力,新编《全唐五代诗》终于即将面世。

        3月11日,《全唐五代诗》主编会、南京大学《全唐五代诗》工作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全唐五代诗》编纂与出版工作会议”,《中华读书报》作为独家受邀媒体参加了会议,并就《全唐五代诗》的总体框架、创新与特色、出版进程等话题对部分主编、作者和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从清编到新编:

        学界的倡导与回应

        关于《全唐诗》重新编纂的必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韦庄的代表作《秦妇吟》。这首唐代最长的叙事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描述了黄巢起义时的乱世情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曾盛传一时。后人将它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三绝”,韦庄也因此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然而,后来韦庄撰《家戒》自禁《秦妇吟》,其弟韦蔼给他编定《浣花集》亦不收录,此诗由此湮没。清末,被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拿走的古写经中,恰好收有《秦妇吟》,1923年伯希和应王国维函请,抄录巴黎图书馆所藏天复五年张龟写本及伦敦博物馆所藏梁贞明五年安友盛写本两种《秦妇吟》卷文,寄回中国。后又经王国维和罗振玉整理研究,国人才得以见到这首失传了1000多年的历史名作之全貌。

        唐五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诗人星罗棋布。唐代就有多种唐诗总集出现,宋、元、明、清各代,唐诗总集层出不穷。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酷爱唐诗的康熙皇帝鉴于以前的选本“多脱漏,未成一代巨观”(《御制全唐诗序》),命江宁织造曹寅在扬州设置诗局,主持编纂《全唐诗》,诗局汇集了彭定求、潘从律、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十名翰林,仅费时17月,便于康熙四十五年编修完毕,进呈御览。次年,康熙作序并题额为《御定全唐诗》,称“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于是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据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统计,《全唐诗》实收诗歌49403首,诗句1555条,作者2873人。

        由于急于求成,《全唐诗》的缺漏与粗疏在所难免。据《全唐五代诗》第一主编周勋初先生介绍,《全唐诗》的主要问题:一是未能备检群书,遗漏了不少诗人和作品。二是考订不精,重收、误收现象严重。三是编次不当,存在诗人小传记载不准确、诗句无出处等许多问题。

        后来学者有鉴于此,纷纷展开补辑校订工作。早在1781—1788年间,日本学者市河世宁就编成《全唐诗逸》三卷,收诗人128人,其中82人为《全唐诗》所无;收诗72首,句279条,亦为《全唐诗》所无。1982年,中华书局将王重民《补全唐诗》和《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这四种唐诗补遗成果合编为《全唐诗外编》出版,共收诗人935位,其中395位为《全唐诗》所不载。此后,中华书局又约请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对《全唐诗外编》进行完善工作,加入其《全唐诗续拾》,于1992年合版为《全唐诗补编》,收录了相当数量的铭、箴、赞、颂、歌诀和佛教偈颂,遂又新增佚诗4300多首,句1000多条,所涉诗人1000多人。1992年,湖南长沙唐窑出土的瓷器中又发现几百首唐诗,其中也有不少诗不见于《全唐诗》。

        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清编《全唐诗》的问题,学界早已深知。近现代和当代学人如刘钟英、刘师培、闻一多、岑仲勉、李嘉言、周勋初、郁贤皓、吴企明、陶敏、佟培基等先生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对《全唐诗》有所批评,提出了重新编纂《全唐诗》的必要性。陈尚君先生和我较早曾经联名发表过一篇文章,概括出‘缺收较多’等七个方面的问题,陈尚君等诸多学者以其丰富的辑佚成果,更从实践上证明了《全唐诗》重编的必要。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两位先生,那就是‘王全’。‘王全’是谁?大家翻开中华书局1960年的《全唐诗》印行本,可以看到前面有一篇《点校说明》,署名即‘王全’。其实中华书局并无‘王全’其人,这是王国维先生之子王仲闻先生和时任中华书局编辑的傅璇琮先生的合称。我这里要说的是,在50年前,相当年轻的傅璇琮和年届花甲的王仲闻已经郑重提出:‘这部《全唐诗》实有重新加以彻底整理的必要。’可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重编《全唐诗》上所进行的种种努力,都是对前人的回应。如果说我们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今后还可能取得更多的突破,都应该在内心保持对清末以来包括‘王全’在内的所有贡献学识和智慧的学者们的敬意。”

        编纂出版工作正加速进行

        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唐诗课程时提出清编《全唐诗》须从六个方面进行改编。1956年,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时任开封师院中文系主任的李嘉言在《光明日报》发表《改编全唐诗草案》,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讨论,但李嘉言的这一设想在他生前并未能付诸实施。1989年,河南大学召开学术会议,与会学者倡议新编一部唐诗总集,定名为《全唐五代诗》。1992年,周勋初先生接受学界的委托,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申请《全唐五代诗》立项获准。该项目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项目,编纂基地分设于苏州大学和河南大学。2011年5月,主编会考虑到工作需要经立项单位同意,决定将编纂基地转至南京大学,南大组成了《全唐五代诗》工作委员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初盛唐部分的校样整理、补订、出版工作和中晚唐部分的统稿、编纂工作。

        近日召开的“《全唐五代诗》编纂与出版工作会议”,则标志着其编纂出版工作进入了加速进行的阶段。与会者包括:立项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后期立项资助单位南京大学,编纂基地苏州大学、河南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相关机构,出版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全唐五代诗》主编会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者、编辑共30多人。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主持了会议。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教授致辞表示,《全唐五代诗》已经列为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重点项目。古委会秘书长杨忠教授希望南京大学作为后续基地,应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完成这一重大项目。第一主编周勋初先生阐述了后续编纂工作的设想。其他四位主编中华书局傅璇琮先生、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先生、苏州大学吴企明先生、河南大学佟培基先生的代表吴河清教授先后发言,总结了前期工作,表达了协力完成工作的愿望。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教授表示,古典文献研究所作为古委会的直属单位,一定配合主编会做好工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宋亚萍总编表示将以高水平、严要求做好出版工作。与会作者对编纂体例、底本、校勘、考订、辑佚、引用他人成果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要求。

        《全唐五代诗》的特色与超越

        周勋初先生表示,《全唐五代诗》在编纂中,将力求达成唐诗整理的最高水平。他就该书的总体框架从七个方面向记者进行了介绍:

        1.纂集全唐五代诗歌(不收词,对其他韵语、歌诀、偈颂等将审慎收入);

        2.运用善本、足本校勘全部唐五代诗人的诗集;

        3.重新撰写诗人小传;

        4.补辑佚散唐五代诗,甄辨重出、误收问题;

        5.为全唐五代诗注明来源出处;

        6.按诗人生卒年为序重新编次(生卒年无考者,则以登第年等为序);

        7.汇辑成编,编定索引,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文献依据。

        另外,因清编《全唐诗》未特别提出五代诗,这次新编对于五代诗予以充分重视,从而为五代文学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文献。

        承担校勘任务的学者们,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文献学工作。澳门大学贾晋华教授负责《皎然集》、《欧阳詹集》、《徐夤集》三集。在《<皎然集>校勘计划》中,记者看到这样的内容:“兹计划以《四部丛刊》影宋抄本为校勘工作底本,以明叶氏赐书楼抄本、汲古阁刊本为主要参校本,并校以《文苑英华》、《唐僧弘秀集》、《唐诗纪事》、《唐音统签》、《全唐诗》等。”其中“明叶氏赐书楼抄本”边上注有“无”字记号,贾教授对记者解释说,这个抄本国家图书馆有收藏,但善本复印一页就要好几十元,“如果能买到胶片就好了”。校勘《欧阳詹集》所需宋蜀刻《欧阳行周文集》10卷收藏于台湾一家图书馆,贾教授自己购买了全套缩微胶片。

        湖南大学刘再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1990年代,为了编纂《权德舆集》,曾多次从长沙专程跑到北京查阅文献,就住在中国人民大学招待所的地下室,一呆就是一周。

        论及编纂过程,吴企明先生介绍说:自从正式启动《全唐五代诗》以来,苏州大学实施了大量的学术工作:一是约请某一研究领域有重要成就的学者担任编纂工作,比如《李白集》约请了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先生,《杜甫集》约请了山东大学张忠纲等四位先生;二是在组织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编纂体例》;三是对四部典籍、佛道两藏、方志稗乘、石刻碑帖、敦煌遗书及域外汉集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普查,共制作了十多万多张卡片,并寄发给各位作者,为补遗、校勘工作提供了路向和依据;四是初盛唐部分的初审、编辑工作。另外,主编委员会还办有专门的工作《简报》,探讨问题,加强沟通。 

        罗时进教授表示:“当时苏州大学组织进行的文献普查工作朴实得很,也颇为艰苦,再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检索手段也无法替代它。说实话,幸亏十几年前做了,放到现在这种学术考评体制下,是否有人肯去为集体项目日复一日地爬梳,为集体项目铺垫,真很难说了。”

        河南大学吴河清教授说,1994—1998年,河南大学唐诗室查阅子、集类文献2000余种,制作卡片6万余张,寄给作者。佟培基先生主持了初盛唐书稿、排印稿以及部分中晚唐书稿的审阅。1998年他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

        编纂完毕的《全唐五代诗》收录的诗人和诗歌均将有大幅度增加,质量也将有大幅度提高。初盛唐卷已经进入出版程序,中晚唐部分力争近几年推出。南京大学《全唐五代诗》工作委员会徐兴无教授表示,《全唐五代诗》的编纂将广泛使用丰富的纸本文献、出土文献和电子数据库,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关于唐诗的学术研究成果。《全唐五代诗》是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校勘、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编纂一部大型的文献典籍,是基于学术研究基础上的高水准、集大成的文学总集,可与此前出版的《全唐五代词》、《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全元戏曲》、《全元文》等大型文学总集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总集系列,为中华文化传承与研究提供更好的文献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