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社科学者研讨知识人如何在资本语境中坚守与选择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宋平)近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外国文学批评:文学史体现的资本语境与诗性资源”课题组主办的“资本语境与文史镜像中的知识人”学术研讨会在社科院外文所举行。

        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叶隽指出,虽然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德国人丧失了在政治舞台上发言的公平权利,但其1914年的“德国理念”(责任、秩序、公正)并未失效,这是德国历代精英的“理念宣言”,更是资本语境下德国变型的产物。如今重审资本语境的德国变型之路,重温一流知识人当此大变局中的观念之惑,有特殊意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乔修峰的发言从托马斯·卡莱尔开始,卡莱尔剖析了19世纪英国的文化偏至和信仰危机,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甚至还包括了思维和情感模式;指出了文人应该纠正“机器时代”的文化偏至,走出“资本时代”的信仰危机。到场的10余位专家学者还围绕“文化资本与德国理念”、“东亚语境中的知识与商业”、“个案审视与文化偏至”和“资本背景与宏观语境”4个议题进行了发言与讨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