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追寻艺术批评史知识谱系之美的历程

    张兴龙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20 版)

        在汪洋似海的古代中国艺术世界里,艺术批评思想灿烂如星,不同“历史区间”上的艺术批评思想既相继传承,又相互激荡,呈现出彼此交织缠绕、错综复杂的艺术文化图景,当下中国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渗透和影响。对中国艺术批评思想资源加以历时态的梳理、廓清,将不同批评思想的内涵、特征进行共时态的寻绎、阐释,无疑是我国艺术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基础命题。

        然而,学界对中国艺术批评的宏观性、整体性研究,尤其是将之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裹挟中剥离,以及从西方艺术批评史的模式中解放,以中国艺术批评的本土经验和中国话语进行系统地研究,明显薄弱而滞后。

        凌继尧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宏观的中国艺术批评史著作,全书50余万字,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艺术批评,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寻绎其总体特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述音乐、绘画、书法等不同门类艺术批评的发展历程,厘清艺术批评文本所使用的批评标准、批评概念、批评方式和批评手段,在各门类艺术批评之间及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之间展开横向比较,对中国艺术批评的意义给予总体上的客观评价和精准的价值判断。本书填补了中国艺术批评史宏观研究空白的缺憾,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批评史研究应该遵循的范例问题,是《中国艺术批评史》知识谱系构建工作的基石,也是困扰艺术学界的世纪难题。一方面,我国所有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往往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互混淆替代,文学批评史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混合史。另一方面,理论和批评混合而成的批评史研究范例,已经积淀成为当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本土经验,塑造、凝结了读者接受的思维定势和阅读习惯,一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相关研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漠视这一特定的语境。作为对此范例的理性关注和积极回应,《中国艺术批评史》直面、遵循和援引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范例,把艺术批评史看作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历史,构建了艺术批评史知识谱系的理论框架和逻辑起点,为艺术批评史知识谱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中国土壤和地方经验情感。

        中国艺术批评史是一部从先秦到近代的我国艺术批评思想发展的历史,研究对象极其繁杂纷乱,如何在研究对象上,从中国艺术批评纷繁庞杂的对象和纷扰喧嚣的话语中突出重围,构建中国艺术批评史严密而完备的知识谱系,进而澄明、追寻这一庞大知识谱系的美的历程。为此,本书坚持了两条基本原则:

        其一,中国艺术批评史是中国艺术批评思想的发展史,绝不是各种门类的艺术批评思想发展史的集合。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阮籍、嵇康的音乐批评,顾恺之、宗炳、谢赫的绘画批评,王羲之、王僧虔、萧衍、庾肩吾的书法批评。魏晋南北朝艺术批评思想不是上述门类艺术批评思想的集合,而是从上述音乐批评、绘画批评和书法批评中抽取、提炼出适用于整个艺术批评的命题、概念、观点和思想加以系统的阐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整体是各部分有机统一而不等于各部分相加一样,有了这个基本原则,本书有效规避了把中国艺术世界中纷繁多姿、形形色色的艺术现象统统纳入艺术批评史中的认识误区,展示在读者眼前的艺术批评史则是影响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作为主要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载体的那些门类艺术的更替、承续、演变的历史。惟其如此,本书既遵循传统批评史的范例,又不落入简单“跟着说”的俗套,书中的研究对象或命题固然“似曾相识”或“旧事重提”,但是,因为作者对中国艺术批评现象“集合史”的拒绝,以及对艺术批评现象背后本质规律、深层结构的精准提炼,在本质上已经属于对中国艺术批评知识谱系研究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由此获得了崭新的学术意义。

        其二,严格以我国的学科分类为依据,选择所研究的资料。根据我国的学科分类,艺术学学科包括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不包括文学理论、建筑理论和园林理论,后三者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研究的对象。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庾肩吾的《书品》和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齐名,作为对文学艺术不同样式的品评之作鼎足而立。但是,《中国艺术批评史》只研究《书品》和《画品》,而不研究《诗品》。这种理性而严密的分类依据,真正把中国艺术批评史从文学批评史的裹挟中剥离出来,不仅有效地恢复了中国民族艺术批评话语自身的延伸脉络,以及蕴藏在中国民族艺术文化深层精神结构中的历史层、哲学层、审美层的艺术韵味,始终切近中国艺术批评话语自身的生长方式,在艺术批评的深层结构上构建了具有本体意义的“元叙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中国艺术批评史研究对象的纯洁性和自律性。

        作者凌继尧教授早年师从我国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美学、艺术学研究领域多有建树,其写作风格也深受朱光潜先生的影响,特别强调和追慕“有深度的通俗”,使得《中国艺术批评史》艰深的学术思想能够在充满生命质感的文字中简约流淌,文采飞扬,深入浅出。

        当然,一切艺术批评史研究,限于学科研究的特殊性,还将要接受艺术哲学家对理论命题的思辨、艺术史家对史实的挑剔、艺术批评家对审美价值的判断,但是,正如这本著作已经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而严密的艺术批评史研究一样,其对中国艺术批评思想发展史宏大知识谱系的构建,已经如同一匹绚烂至极的锦缎,在浩瀚的中国艺术文明历史长河中徐徐平铺展开,引领我们接受一次美的历程的洗礼。

        《中国艺术批评史》,凌继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9月,5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