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亿多农民工群体,他们的文化需求能否被满足?当他们孤独寂寞时,和谁一起高唱《春天里》?当乡愁来袭时,又去哪里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和明星?有人曾这样描述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文化生活被社会遗忘,他们的精神世界徘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本报记者日前走进一批外来工文化团体,倾听打工者的心声,探寻他们生存状态中的文化魅力。(2月19日《人民日报》)
据财政部科教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特点是: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打工之余农民工做得最多的是睡觉(35%)、看电视(34.7%)和聊天(25%)以外,还有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在打牌和打麻将上,只有15.1%的人读书看报。
在全国的两会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多次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应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呼声不断,“要让农民工走出文化沙漠,告别文化的严冬,走进文化的‘春天里’”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国农民工已达2亿之多,他们带着城乡差别的历史烙印来到城市务工,成为我国一支新型的产业劳动大军。当城里人住在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高楼大厦,享受着融融亲情的快乐时光时,你可曾想到,住在低矮潮湿工棚里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他们过的是一种枯燥乏味和千篇一律无味的生活。如今,全社会把关注、关爱农民工都集中在经济层面,而在很大程度上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不仅需要金钱,也应有精神文化生活,后者不应成为“奢侈品”。
农民工精神世界贫乏,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苍白,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因为它事关社会公平,考量社会良知。人们常说,文化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占全国人口近15%的农民工无疑应是我们关心的重要群体。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指出:“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把文化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善活跃繁荣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现代化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应从更深层面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就是关注华厦文明的活水源头与发展基础,也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要举措。让农民工共享发展成果、文化成果,让2亿农民工走进文化的“春天里”。
安徽省庐江县 汪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