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一个没有昆虫的地球,是一片多么可怕的荒漠。

    新“变形记”:遭遇昆虫世界

    樊发稼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22日   12 版)
    《巨虫公园》,胡冬林/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28.80元

        胡冬林长期致力于动物题材和儿童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动物小说《野猪王》,他编剧(创作)的26集动画片《关东三宝记》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广受少儿观众喜爱,作品多次获全国奖。由胡冬林创作、不久前问世的《巨虫公园》系长篇儿童科幻小说,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最近我有幸仔细拜读了这部作品,欣喜之情不能自已。我以为这是一部很难得的优秀长篇儿童科幻作品,是近年儿童文学、特别是少儿科学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收获。

        有人称赞胡冬林的《巨虫公园》是中国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有道理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童话作家刘易斯·卡洛尔(1832~1898)创作的不朽儿童文学作品,其主人公爱丽丝在梦中忽而变小、忽而变大的奇遇故事,恰恰相似于《巨虫公园》。完全不同的是,《巨虫公园》是一部长篇儿童科幻文学作品,它叙述的是丫丫、“纳米虫”等误入纳米博士(“纳米虫”的爸爸)的神秘实验室的“大米粒号”飞行舱,身体被缩小了十万分之一,逃亡在巨虫公园,遭到了许多“巨型”昆虫的攻击。一行人经历并阻止了蚂蚁和蜜蜂的战争,被城堡般大小的蟾蜍吞入腹中,结交了昆虫朋友炮甲虫,一起斗鸣蝉、战蝼蛄、吓刺猬,从萤火虫中夺取蜗牛火锅;又陷入了农药重灾区……作品在展开曲折惊险、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描写时,十分自然地介绍了关于超微缩纳米技术和奇异而陌生的昆虫世界的许多科学知识。 

        作者在讲述创作《巨虫公园》的初衷时说,一个没有昆虫的地球,是一片多么可怕的荒漠。已诞生46亿年的地球正值壮年,但其生态系统却极其脆弱,这正是人类的无限制发展所造成。人口爆炸,大量燃烧化学燃料造成臭氧层空洞,滥用农药和化学制品,大气、水源污染,森林消失动物灭绝等因素正在加速这个系统的崩溃。许多科学家都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物种正以每天100种的速度灭绝。而这100种灭绝的动植物中,数量最多的当属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虫,绝大部分的种类还未与人类相识,甚至素未谋面就无声无息地灭绝了。当某地发生大虫害引起一片恐慌时,有谁会想到,正是人类造成的地球变暖引发害虫提前大量繁殖或是滥用农药杀死了害虫的天敌,使其数量失控。

        人类似乎忘记了以虫治虫的道理,似乎忘记了自然界中几乎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其天敌相克,一物降一物的道理,也似乎忘记了干预自然和谐、打破生态平衡的正是人类自己!尽管为时已晚,但应及早补上这一课,尤其是对儿童的启蒙。

        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巨虫公园》在整个文学叙述和描写中,并没有人为地塞进或夹带某种“知识硬块”,生硬直白地宣讲某些科普道理,而是将一些新奇的科学知识完全自然地融合在故事情节之中,完全经得起严格的文学和艺术标尺的衡量。特别是其文字语言,相当精炼和纯美,值得向广大大小读者推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