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大器晚成的黄国荣

    蒋 泥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08日   03 版)

        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托尔斯泰35岁开始写《战争与和平》,耗时6年,45岁又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马尔克斯39岁发表《百年孤独》,58岁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77岁推出《苦妓追忆录》,其《家长的没落》,开始写于41岁,1975年成书,历时8年。精品不断,爆发力不断。黄国荣先生的经历类似,他45岁才开始创作《兵谣》;酝酿20年,53岁出版代表作《乡谣》;11年后再推打磨5年、震撼人心的战争小说《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可谓大器晚成。因为内容丰厚的长篇,都需要作家进行足够的准备,尤其是阅历和技巧上的准备。

        至于如何比较、定位黄国荣先生的文学成就,因人而异。我一直将他的《乡谣》,当作是最优秀、可能也是最伟大的当代汉语小说之一,他的《兵谣》则是最好的当代军旅长篇,其后他写了几部电视剧,我就很担心,他会把笔写坏。读完《碑》,我不由得惊喜刮目——黄国荣的风格变了!

        小说为战俘立传:边境战争,英雄身负重伤,成为战俘,5年后交换回国,依然受虐,笼罩在全天候的精神歧视中,主人公不断振作,每一次又都被战俘身份击倒,无论在军营还是转回老家就业安置,辞职后去特区做民工、当保安,始终英武昂扬,不屈于命运的奚落。正像黄国荣说的,《碑》的核心是“如何对待战俘。年轻人可能根本没见过战俘在我国所受的苦难,他们为国流血拼死,结果比那些罪犯还生不如死”。

        题材未免沉痛,常人很难理解。毕竟现时代多数人恐怕一辈子也遇不上战争,遑论“战俘”,它远离于我们的生活,即便军人,能够成为“战俘”的概率也极小,在和平年代里做了“战俘”,则几乎闻所未闻。因此过去表现这类人物的长篇小说还没有见过。

        黄国荣恰恰写的是一位真正的战俘邱梦山,他在战场和战后的表现,横跨战争与和平年代,妻子、孩子、父母的命运次第改变,变得面目全非。

        现实生活里,黄国荣曾经遭遇“战俘”。1980年代边境战争,黄国荣担任某师政治部副主任。他的108个兵,被抽调补充上了战场。“有两个战士一直铭记在我心。一个是火箭炮营一连一班班长李丰山,家里已经联系好,他复员后,去美国继承爷爷的遗产。……还有一个是我们师篮球队的杜大个子,身高一米九左右,他到我宿舍走后门,恳切要求上战场。……他说我参战,要是牺牲了,是烈士,是英雄;要是不牺牲,立了战功,火线可以提干,不提干回来也可以进军校,我这辈子命运就改变了。”他们去了,不久听说两个人都牺牲了。黄国荣很为他们难过。直到20多年后的2006年,老部队复员战士来北京看他,告诉他那个杜大个子并未死,而是负伤昏迷做了俘虏,交换回来后复员回了老家。这让黄国荣无法平静——死者已矣,那个活着的杜大个子,上战场前想到了立功、提干,就是没想过当俘虏,结果立功、提干无份,还是复员,并且背上“耻辱”这一沉重的黑锅,深深打动黄国荣的心,促使他写出《碑》,“用它来祭奠那些为国流血和牺牲的战友”。

        这样的经历很难得,也不幸。小说本就写奇人奇事,不奇不独特,“无巧不成书”,关键看怎么写。假使黄国荣真的把焦点只聚于“如何对待战俘”上,奇则奇矣,那格局就小了,《碑》就小了。

        在我看来,《碑》的主题开阔宏大,它的核心其实是表现人之为人的尊严,不服输的民族气节,无论是战场,还是就业、打工,邱梦山与同事不和,对顶头上司瞧不起,抵触参战,训练时吃苦在先、用人得当,作战时灵活机变、调度有方,经商时引进外资、敢做敢想,对于同为战俘的李蜻蜓等人,受苦受难时主动承担保护之责,都是一种逆境里的挣扎,逼出来他的男儿血性,潜意识中以为是军人就不能失败,他瞧不起失败。

        从社会心理层面说,歧视某些人、不给出路,其他人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豪、荣誉感,获得一点可怜的自信、自尊,越是难以自立的环境,越会如此。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一再内耗、不自重,把人逼上绝路的根本。

        这样的绝路堵在一位真正的英雄前面,无论他走到哪里都阴魂不散,给英雄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其拷问、鞭策到的陋习、机制、民族心理,确实触目惊心,值得我们反思。

        不过我们无需悲观,因为从邱梦山身上,倒是量出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心理深度,我们能够汲取他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力量。

        只要有力量,不叫自己趴下,就无人能打倒,迟早会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碑》留给世人的启示,也是邱梦山精神的光辉、动人之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