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李娟:我希望成为普通人喜欢的作家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2月28日   11 版)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李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25.00元

        我觉得心态越来越轻松。我的写作和很多写作者一样,也是从喜欢阅读,喜欢幻想,喜欢模仿开始的。我最初的写作也是为了显摆,为了倾诉,为了平衡成长过程中热烈混乱的情绪。我曾经非常糟糕,但现在好多了。写了这么久,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积累了许多文字,而是成为了现在这样的自己。——李娟

        她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这个世界,也有足够的智慧去选择描述的角度;她有多少善良和宽容体察人心,就有多少细致的文字表达旁人忽略或漠视的一切。

        比如她描写金鱼时,会看到“鱼缸里水面平静,这水面如同皮肤一样敏锐地感知着疼痛,并且不可触动。鱼在透明中静止,是透明中静止的一团色彩,似乎快要渗开了去,却一直没有。鱼又缓缓游动,透明中全是寂静的歌声。”

        她说,即使是一颗已经开始老去的、粗糙的心,也能看出奇迹来……

        这奇迹的出现不是缘自粗糙的心,而是李娟敏感而单纯的眼睛。

        “我相信土地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而李娟,就是这样一个言说者。”作家刘亮程的评价朴实而准确。李娟,这个像麦子或苞谷般普通的名字,因成为阿勒泰的“言说者”,一夜之间,不仅在文坛,在普通读者中、更在网络上广为人知。

        其实早在2003年,21岁的李娟就有了第一部散文集《九篇雪》(新疆人民出版社)。此后,她的文章更多地散见于《南方周末》和《文汇报》等报刊。2010年10月,由《文汇报》等多家单位联合为这位文坛新秀召开了作品研讨会,李娟更多的被口口相传,王安忆评价她的文字是可以“一看就认出来”。

        很快,10年前那个投稿从来都是“石沉大海”的羞涩的女孩,成长为被各大出版商争先约稿的作家。2010年11月,《人民文学》杂志“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率先与李娟签约。她和哈萨克族一家人一起在冬窝子里生活,以她的观察和感受写下她对哈萨克牧民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一年之后,便以《羊道·春牧场》和《羊道·夏牧场》获2011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李娟的叙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授奖词于李娟,只是简单深刻的概括,更真实的李娟依然隐藏在文字背后。

        读书报:在阅读《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感觉和写阿勒泰的李娟有些不同,由原来快乐单纯又幽默的李娟,变得有些善感而悲伤,是有这种变化吗?

        李娟:其实新书的文字与前两本书《我的阿勒泰》及《阿勒泰角落》基本上形成于同样的时间,有一部分甚至写得更早一些。对我来说,两种不太一样的文字只是自己不同情绪的出口吧。要说变化,过于的自己比较容易伤感、无助。现在的自己结实多了。这大约与年龄有关。

        读书报:写作的心态也有变化吗?

        李娟:我觉得心态越来越轻松。我的写作和很多写作者一样,也是从喜欢阅读,喜欢幻想,喜欢模仿开始的。我最初的写作也是为了显摆,为了倾诉,为了平衡成长过程中热烈混乱的情绪。我曾经非常糟糕,但现在好多了。写了这么久,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积累了许多文字,而是成为了现在这样的自己。

        读书报:写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会不会有时也觉得单调?是否担心资源枯竭的问题?

        李娟:正是因为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才感到踏实、自在。目前还不会单调,因为想说的还有很多,远远不能结束。至于“枯竭”,资源是不会枯竭的,真的写到头了,那也是心灵的枯竭。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就算了,不写了。不会去强求。

        读书报:《羊道》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这是你第一次带有目的性的采访和写作吗?从过去羞答答的写作,到现在去冬牧场体验生活,你觉得自己在作品中的角色有变化么?

        李娟:之前也接受过一些采访,都是出版社安排的,为宣传新书。至于写作状态,是有很大变化的。以前在牧场上,瞒着家人悄悄地写,是因为没信心,怕被人笑话。另外还因为“写作”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显得很突兀,我不愿让周围人觉得我很怪异,我不愿被排斥。而现在的自己,觉得还算有把握做到很好。至于去冬牧场采访,对我来说,并不只是去感受他人的生活,也是个人生活的拓展。我觉得我与我笔下世界的关系没有改变。并且,并非是刻意去维持这种关系的,而是性情使然,很难动摇。

        读书报:我觉得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有一种悲伤的情绪。对于游牧民们这种古老的生活和劳动方式,以及正在向现代生活改变的过程,你如何看待?

        李娟:对于游牧民族的命运,我的感受非常复杂不安,一言难尽。牧民定居,对于贫瘠脆弱的大地而言,代价高昂,甚至是毁灭性的。但这似乎已是大势所趋,甚至是人心所向。世人都需平等地进入世界……对于这种选择,还是先去谅解吧。

        读书报:你说自己真正的写作是从网络上开始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娟:我从2003年才接触网络的,那时在机关上班,上网非常方便。但2008年辞职后,就很少上网了,有时整整一年不上网。现在差不多每个星期才上一次网,除了收收邮件,看看博客,再无其它网络行为了。

        由于性格的原因,自己以前的写作有些拘谨、雕琢。在现实生活中又别别扭扭的,与人相处有碍。可网络却能保护我,将我重重包裹,鼓励我站出去大声说话。网络是宽容的,能够原谅所有的幼稚、慌张和虚伪。于是我才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和勇气尝试改变自己。可以说,是网络帮助我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成长。

        读书报:你第一次投稿是在什么时候?发表顺利吗?

        李娟:最初的处女作应该是给远方的妈妈写的信吧。那时上小学二年级。一个月写一封,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写完还要请隔壁的大哥哥检查一遍有无错字。记忆中文章第一次得以发表是在初中时的校刊上。记得很清楚,写的是穿凉鞋的故事。第一次投稿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吧,上学时代常常往学生读物投稿,但一直石沉大海。后来离开学校了,再试着投稿,这才开始“转运”,时常得到发表。我想可能是渐渐写得好了吧……

        读书报:能说说你的经历吗?你曾经在机关工作,后来为什么又辞职了?

        李娟:2003年春天,我从乌鲁木齐结束打工的生活回到家。当时外婆已90多岁的高龄,还跟着我妈在牧场上过动荡的生活。我迫切需要一个工作,有稳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收入,以便能带着外婆进城生活,便四处寻求帮助。也是机缘巧合,在几位朋友和领导的帮助下,很快、很顺利地得到了一份工作,成为那个单位的一名办事员,做些办公室的服务性工作。5年来过得还算平静稳当,领导和同事对我也非常照顾。但始终不能习惯行政单位的性质和氛围,加上也想省出大量时间用来写作,于是存够5000块钱以后,就赶紧辞了。那时外婆也过世了。

        读书报:写作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你还做裁缝吗?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获奖对你的写作产生压力吗?

        李娟:写作是自己人生修习的方式之一吧。目前也完全依靠稿费生活。

        现在不做裁缝了,做裁缝很辛苦,天天熬夜。现在只给自己和朋友做做衣服。

        获奖是非常高兴的事,因为这意味着被认可。我想没有写作者愿意完全孤立地写作。

        读书报:“阿勒泰”的出现,给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你会沿着这条路子一直走下去吗?

        李娟:不知道,之所以一直写阿勒泰的人事,只是这一题材目前还没写完。写到哪儿算哪儿吧。

        读书报:有谁对你的写作产生过影响?写作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态?有怎样的写作习惯?

        李娟:一路写到今天,受到的影响非常广泛,大都是一点一滴不着痕迹的培塑。仔细回想的话,学生时代受日本漫画影响较深,让我写作的时候,总是会考虑这样的文字“能不能让人看下去”。写作的时候,什么心态都有。喜悦时写喜悦的文字,悲伤时写悲伤的文字。我习惯上午写作,因为那时精力充沛,神清气爽。但写作时间总难维持半个小时以上,时间一长,就开始烦躁。得写写停停,不时起身做些别的事。因此一篇文章很难一气呵成,并且总得不停地修改。写作进度是非常缓慢的。

        读书报:平时读什么书?

        李娟:这些年四处奔波,没有稳定的住处,不方便携带书籍,很少读书了。学生时代非常喜欢阅读,对书籍也并不挑剔。糟糕的文字也会让人获益的。起码它能让知道,文章千万不能这么写。

        读书报:你在牧民眼里是怎样的人?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作家?

        李娟:我不太清楚牧民们怎么看我的。可能会觉得我有些怪吧。但日常相处还算融洽。

        希望成为普通人喜欢的作家。(本报记者  舒晋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