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斗妈大全》折射家教危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2月28日   08 版)

        “这是一本书,专为6B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近日一本《斗妈大全》在微博和网络上迅速蹿红,令网友称奇的是,作者竟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稚嫩的笔触和配图让这本《斗妈大全》诙谐十足,二十余招“斗妈”招式令人忍俊不禁,不少网友看完都大呼“了不得!不得了!”记者联系上博主家庭,了解了这一“神作”背后的故事!(12月08日《扬子晚报》)

        10岁女孩编对付母亲招数书籍,当下家庭教育方式值得反思。面对孩子不理想的考分,不少父母不是冷静观察、理性地与孩子认真分析原因、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选择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来发泄自己一时的怨气、怒气;面对孩子不顺从自己意志,父母不是想着去尊重子女的个性、兴趣、爱好,而是一味信奉棍棒施压。

        打骂的家庭教育方式为何备受亲睐、屡试不爽呢?一方面粗暴的打骂短期“见效快”,打骂成父母心目中乖孩子,能树立了父母的“权威”,尽快让父母“撒了气”,而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见效慢且更费力、更费神。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教育观念甚嚣尘上,譬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树不修不成材”、“黄荆棍下出好人”等,这些一味追求分数,过于功利化的做法脱离孩子实际,让孩子心理越发痛苦、压抑,变得越发不自信,失去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空间。同时,当下不具有普适意义的个案推波助澜,“虎妈”苛刻家教模式风靡一时,“狼爸”“棍棒之下出俊才”的家庭教育又让不少家长歆羡不已、大加赞赏。

        分数压力与父母面子,成为家庭教育方式粗暴、简单的核心动力,打骂成为一种异化的爱的原则,失去个性、独立、自由的孩子俨然成为家长的附属品。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打骂就是屡试不爽的法则,树立权威的选择。

        不可否认,现在孩子管教难度大,譬如他们绝大数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宠溺一个小孩,许多事往往被家长越俎代庖,譬如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多元的价值观,父母的教育经验、观念无法满足孩子成长需求。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更平等的沟通、更充分的尊重、更积极的学习、更民主的协商来解决。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李玲认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就更谈不上智商的良好发展。

        事实上,这种打骂教育方式并没有达到预先的长记性的效果,有资料显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从眼下看,这种粗暴的惩戒方式非但没有正向激励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孩子逆反、叛逆的性格形成。

        《斗妈大全》折射家庭教育的危机,如何与孩子平等相待,聆听孩子心声,协调孩子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意愿之间关系?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怎么从孩子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拷问的是家长教育的耐心、细心、用心,这是一道睿智而繁杂的教育命题。

        当下的家庭教育稀缺的不是压力,不是框架,不是禁令,而是自由、平等、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围,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赏识教育和自信教育,是尊重孩子潜能的个性化教育,把孩子当作家庭主人看待的平等教育。希望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少一点简单,多一点激励,少一点粗暴,多一点耐心,少一点专断,多一点平等。

        江苏省如东市 杨红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