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网络文化的辩证思维

    ——评庹祖海《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

    向 勇 欧阳天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2月07日   19 版)

        我国在网络时代至今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近年来,互联网在体量上的迅猛增长与形式上的日益纷繁令人惊叹,各界关于此类的研究文章每年也呈几何级数增长。与网络时代及其背景下文化变迁相关的学术著作,大多意图在两个方向上有所成就: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另一种是从文化的视角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基本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网络乃至社会范式转型。关于此类问题的写作正因为时刻受到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引导而显艰苦。毕竟,网络文化作为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如果只单纯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会有失偏颇。庹祖海所著的《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一书,也许能在很多方面给出答案。

        在这本集合了作者20多年来对我国文化市场、网络文化、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认识思考和实践经验总结的著作中,他有意识地面对了这一挑战,将文化价值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融为一体进行观察,围绕政府引导网络文化、规范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的政策与实践提出自己的思考。全书共分文化与网络、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社会三个章节,每章辑约15篇文章。第一章总领全书,概述网络时代下的文化现象和网络文化产业;第二章延伸细节,评述不同门类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在前两个章节中,作者针对我国网络文化变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监管中的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概述,又有微观层面的阐释;既有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的评价,又有从文化产业经营角度的分析。在第三章里,作者从文艺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的使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文化政策的趋势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全书论述的视野并不仅限于网络文化,而是剖析了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和文化市场走向,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应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作者亲切、简洁的表达方式让许多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议题显得生动平实,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为一名承担着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网络文化产业和引导网络文化价值的政府公务人员,作者力求从更宏观的叙事角度来看待网络文化的问题,检讨近年来政府文化管理的得失。他提出政治、经济、时空面貌、信息传媒和国际文化环境等决定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五大因素,指出建设和谐网络文化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传统与当代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

        基于作者本人丰富的实操经验和宏观政策的把握,他运用了大量实例和数据论证了网络游戏的文化定位、网络动漫产业的发展机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等。同时,他还独到地提出了政府进行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比如,行业协会的建设可以解决文化产业的自主管理问题;不能靠控制经营者数量的方式来整顿网吧、网络游戏市场,因为“这种治乱的对象应当是违法行为,但是板子却往往首先打在总量上”;政府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人们自觉树立网络文化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不断巩固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在对待网络文化企业上,作者认为政府也应该态度鲜明,既然“网络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属于文化范畴”,这就决定了网络文化企业的定位,因此“网络文化企业的第一身份应当是文化企业,而不是别的”。互联网企业要切实肩负起自己的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文明办网。

        回望过去一段时间的图书市场,似乎还很少有这样一本文化市场管理者评述网络时代下文化、思想、产业运营、政府管理的综合文集。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市场管理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的单一现象和话题,而带有一定的普泛性,因此研究该问题需要跨文化的比较视野。幸运的是,我们在本书中可以寻觅到庹祖海的这种学术气质以及沉稳和耐心。

        《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庹祖海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