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复兴儒学的老路是走不通的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2月07日   07 版)

        读书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上下卷)被学界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一部文化通史类著作。请问,当时写作动因和契机是什么?

        丁伟志:想就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写点东西,这个想法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局面大变,特别是批判了“两个凡是”,让人振奋。我写了不少从理论上清理四人帮流毒的文章。但作为从事历史学和哲学专业的人,觉得还是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认真清理一下这些混乱的文化思想。我和陈崧讨论下来,认定最为急迫的应该是恢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非常重要的启蒙运动,所以我们决定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做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接触到一些材料后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于是我们决定扩大我们研究的范围,着手研究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全过程。

        从晚清到现在,已经一百七十多年。就文化思潮来说,这期间变化太大了,就像穿过了科幻小说里的“时光隧道”:出了隧道口看到的景象,与进入隧道口时看到的景象相比,大变样了,简直是恍如隔世。我们从探讨新文化运动开始,往前追溯,将晚清70年(从1840年算起)的文化思想变化梳理了一遍,于是就有了第一本书。当时对于所要研究的课题有了一个轮廓构想,即认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晚清、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这几年,我一个人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至于第三阶段的研究,力不从心,怕是完不成了。

        读书报:晚清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对以西方命名的近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何种态度,这成为当时非常尖锐的问题。您在讨论“中西体用”的问题时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丁伟志:讨论“中体西用”观念的产生与演化,是这本书的一个主题。洋务派早期思想家最初提出这一见解时,和人们现在所理解的它的内涵常常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后来的理解往往非常简单化,将它只看成是一个保守的文化理念;其实,晚清的开明人士最初提出“中体西用”一类的主张时,思想算得上是非常开放的。洋务派早期的思想家们,打着“中体”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不断扩大“西用”的范围。这种文化观念上的觉醒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就像今天提出改革开放一样。大势所趋,再想完全固守祖宗成法是行不通的了。先进的中国人渐渐明白,要想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必须“放眼看世界”。当然,洋务派思想家的认识后来起了变化,当洋务派在政治上越来越趋向保守时,“中体西用”论就变成了他们用来反对维新变法的一面旗帜。

        读书报:《裂变与新生》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它的主线是什么?

        丁伟志: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第二个阶段,新文化运动是高潮。大革命爆发以前,从1912年到1924年,新文化运动成为强有力的声音,它在思想文化界,特别是在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我们理应放在中国历史的长过程里,估量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近代历史上不断出现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这不足为奇。现在的国学热中也有一股潮流,将新文化运动定性为绝对的“反传统”,认为它打断了割裂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所以现在才要继往续绝,复兴旧学。对于这样的构思,实在不敢苟同。我的这本书取名为《裂变与新生》,就是对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做出回答(当然也要对文化虚无主义做出回答)。它的基本精神,是认为中国文化的变革、更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然的。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新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读书报:您对当前传统文化热、国学热的看法是怎样的?

        丁伟志:对国学热的全貌我不了解,不好评价。如果把国学按最通俗的说法,定义为“中国的学问”,身为中国人自然理应好好学习它、继承它、发扬它。但是,有些人认为我们自打新文化运动以来走了弯路,所以现在该绕回来,重走振兴旧学的老路。这样的见解,我不赞成。至于有人认为儒学是救国的唯一良方,中国文化的复兴乃至世界文化的复兴都要靠儒学,这种见解显然是与文化现代化的潮流、与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的。儒学里没有政治上的民主观念,没有经济上的发展生产的内容,这是它不能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致命伤。不论儒学中有多少优秀的东西值得今人继承,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短处,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它固有的局限性。

        (本报记者 陈菁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