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科幻小说的神学边疆

    ——读C.S.刘易斯的“空间三部曲”

    吴 岩(本报书评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19日   12 版)
    “空间三部曲”(《沉寂的星球》、《皮尔兰德拉星》、《黑暗之劫》),[英]C.S.刘易斯著,马爱农等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C.S.刘易斯有很多使人惊讶和赞叹的故事。

        首先,他和《魔戒》的作者托尔金之间关系“暧昧”。两个人都是大学教授,都是语言学家,都笃信宗教,都创作幻想小说,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刘易斯把托尔金当自己的导师,而托尔金呢,有时候却看不上刘易斯。

        其次,刘易斯是多方向的多产作家,他创作范围广泛。《纳尼亚传奇》成功地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入奇幻小说。通过壁橱走入幻境的故事,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但他不单单写奇幻故事,他还是非常成功的基督教作家。在战争和战后,他的许多作品通过广播和书籍影响了大量民众。

        第三,对我来讲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曾经撰写过“科幻小说”。在布莱勒的巨著《科幻作家》一书中,专门有刘易斯的章节,而其中提到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空间三部曲”。

        发生在火星、金星和地球的故事

        “空间三部曲”由《沉寂的星球》(1938)、《皮尔兰德拉星》(1943)和《黑暗之劫》(1945)组成。这是一套从内容、形式到写作方法上都略有差异的系列小说。故事的场景分别发生于太阳系近日行星:火星、金星和地球。

        《沉寂的星球》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故事的主人公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兰塞姆被一个笃信科学能够征服世界的疯狂科学家韦斯顿和校友狄凡绑架,他被带上一艘宇宙飞船奔向火星。韦斯顿等人之所以绑架兰塞姆,本来是想用他作为牺牲品,敬献给火星国王。在获得对方信任之后,韦斯顿和朋友希望占领火星,并夺取价值连城的宝物“太阳之血”。凭借强大的语言能力,精通古太阳系语的兰塞姆在新的星球化险为夷。他跟火星上的各类种族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无论是智商很高的贺瑙,还是智力低下的动物。他发现贺瑙也分成两类,从事诗歌、捕鱼和种地的称为贺洛斯,看起来是高级种族;而从事挖掘、雕刻和手工的是皮特里奇,可能是低级种族。但人际阶层的差异在这里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个古老的星球上,有形与无形的神灵跟人混合在一起生活。但神灵也是分类的。一些神灵遵从天地间的最高统治者马莱蒂,另一些则走火入魔,做着种种毁灭的勾当。也正是由于神灵的存在,在火星上的物种也可以知道太阳系其他星球上发生的故事,而地球上的情况在这里早已尽人皆知。在破解了个体的危机之后,兰塞姆跟整个太阳系和宇宙最大的上主之间建立了默契关系,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独立思考面对未来,不受撒旦类神灵的诱惑。如布莱勒所言,《沉寂的星球》的主旨,其实是通过探索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神见证才是宇宙的本质。

        小说《皮尔兰德拉星》是兰塞姆的第二次太空历险。这一次,他收到来自马莱蒂的召唤到达金星访问。金星上海洋缭绕,浪涛颠簸会把岛屿不断拼接后再冲散,每一个时刻大地都在改变模样。除了波动之外,这里显得相当原始和美好,陆地上鲜花灿烂,氤氲芬芳。小说的人物非常简单,多数情况下只有兰塞姆和一个总在询问是否“更老”的绿夫人。但他们之间的种种对话,引发了兰塞姆的思考。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曾经在第一部中绑架过兰塞姆的疯狂科学家韦斯顿再度出现。这一次,他的水平在撒旦的控制下也有所提高,因为他竟然也会说古太阳系语,能跟绿夫人深入交谈。谈话中,韦斯顿为魔鬼附身,不断怂恿绿夫人要走出金星伊甸园般的世界。例如,他教导绿夫人获得对裸体的羞愧感,并建议她用衣服遮挡自己。他还把一系列地球人的陈腐道德灌输到绿夫人心中。为了迎合对方关于变老的种种设想,他告知对方更多智慧就能改变现状。兰塞姆对韦斯顿这种破坏女王单纯美好伊甸园生活的作为非常愤慨,他跟韦斯顿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他都打败了对方。有人评论说,第二部的内涵其实是使金星逃出了地球上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所带去的命运,因为绿夫人最终也没有被撒旦类的神灵所诱惑,保持了象耶稣一样的纯真。

        《黑暗之劫》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完全改变了前两部作品的太空探险的科幻外壳,进入了一种奇幻境地。小说的故事完全发生在地球。故事以英国“国家研究院”怎样征用大学并从中吸收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事科研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知识创新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与资源抢夺。随着小说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个表面上装饰着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研究院,内里却在做着许多神秘的非科学研究。主人公之一马克是个机会主义者,他从高校跳槽到研究院,加入了不良组织。而跟他处于矛盾和婚姻危机中的妻子珍,本人有着独特的梦中预测功能。也恰恰是两人之间不良婚姻导致的距离,使她没有投入到那些已经被邪恶势力所暗自支持的古怪研究,而是投入到光明力量的一边。此时此刻,地球处于危机之中。因为宇宙中的邪恶力量纠集在一起,准备跟正义和光明的一边展开一场搏斗。被撒旦类的神所控制的研究院,正准备复活沉睡了千年的古代巫师梅林,而他们所控制的所谓“社会改革”家,一群为自己牟利的所谓专家,已经在欧洲占据了领导地位。就在邪恶者与科学家结盟,力图颠覆自由与光明的时候,在前两部作品中受到历练、且跟马莱蒂建立了稳定联系的兰塞姆出场,他在地球上已经被尊崇为抵抗黑暗群体的导师。在他的组织和协助下,珍和其他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调集了来自宇宙的各种伟大的神灵,抢先一步复活了梅林并取得了他的信任。小说的结尾是,兰塞姆等人在古代巫师的协助下,击败了邪恶势力在地球上的毁灭阴谋。

        “空间三部曲”是科幻吗

        阅读“空间三部曲”,即便对我这个多年从事科幻研究的人,也不免产生疑问:这是科幻小说吗?科幻小说能讨论神学吗?如果不是传播科学知识、指引科技未来,科幻小说至少也应该思考科学局限、警世未来灾难吧?难道科幻小说不应该弘扬科学打败宗教,击倒神学对思想的束缚,洁净了唯物主义的世界?所有这些想法,恰恰是一个深入探索科幻文学概念、讨论阅读对公众价值的好机会。 

        其实,有关科幻文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心目中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20世纪70年代之后,加拿大学者达科·苏恩文的观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苏恩文依据俄国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导指出,科幻小说是一种包含着疏离、认知和创新三个特性的文学作品。所谓疏离,指科幻的描述和思考常常跟现实生活和日常性的状态有所不同,是陌生化的。所谓认知,指的是科幻通常提供一些认知资源或路径,引导读者去思索。而创新,则指科幻小说必须以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为参照,作出自己的全新选择。在多年的研究中笔者也发现,科幻小说其实是围绕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所进行的一些“外周”思考,这些思考有别于科学活动的核心和主流,常常对核心和主流思想提出质疑、询问,并用独特的实验性和愿景拓展夸大现实的一些侧面,直到颠覆已有的知识体系。由此来看,科幻文学不是、也不可能是科学的奴仆,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思考作品,它通过激发人们的新思想和新情感,去解构当前和建构未来。即便是采用一种幻想文学的外壳,其内涵仍然是今日的复杂现实。

        用上述理论观察文学的各个领域,会发现人类所创作的科幻小说其实比原先所想象的要多很多。也恰恰是在这种理论观点的关照下,“空间三部曲”才被纳入到科幻跟奇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交接地带。想象出的火星、金星和地球的世界,有趣的古太阳系语,飞跃空间的火箭飞船和可降解飞船,各个行星上琳琅满目的生命形式,所有这些,都展现出三部曲科幻奇幻交织的样态。

        但是,有仅仅跟现实的疏离、仅仅跟科学相关还不能算是科幻作品,小说中是否存在着认知通路或认知资源呢?它是否给我们许多思考世界、了解世界的新路径呢?它是否会依据逻辑推理、发现信赖的知识呢?

        对这个问题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从一个方面看,回答是否定的。小说中的思考、逻辑和推理常常只针对人的信仰和生活态度,缺乏科学所面对的那种客观现实性。而且,讨论所依据的背景知识多数建立在神学基础上。但另一个方面,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没有象庸俗宗教论者那样,把神学观念强行灌输入读者的大脑,更不要求读者放弃自身的思考自由去恪守某些信条,恰恰相反,作者通过一次次辨析和谈话,感悟和领会,让读者自身感觉出在小说所创造的世界中,信仰确实具有巨大的力量。作品确实刺激我重新思考宗教的意义。

        “空间三部曲”就是这样行走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神学的交互作用的空间之中,它让我们用不同于当前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换言之,它比60年代英国新浪潮作家更早地向科幻小说中引入了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内容,是对科幻小说的一种革新尝试。

        “空间三部曲”的现实观照

        “空间三部曲”也展示了作家心灵自我拯救与治疗的过程。更反映出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与工作状况。

        C.S.刘易斯1898年11月生于北爱尔兰。童年时代,母亲的突然去世使他失去了对神之万能的信仰。他被送到英国多个寄宿学校读书。通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业开始蒸蒸日上。他最终进入英国顶尖大学从事语言学学习并最终成为了著名的语言学教授。

        在牛津和剑桥两个大学的教学科研生活,几乎占用了刘易斯的整整一生。在这里,他跟未来的好友与合作者托尔金相识且共同交往多年。他们共同参加淡墨社的活动,畅谈思想,宣读作品,相互建议和改进创作。是托尔金等人让刘易斯再度找回了对神的信仰,也正是因此,刘易斯将“空间三部曲”中的兰塞姆博士直接写成了他眼中的托尔金教授,并尊称为导师。

        由于两人都从事语言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因此对许多民间故事特别熟悉。这为两人卷入奇幻和科幻创作奠定了基础。在“空间三部曲”中,不但主人公是语言学家,精通古太阳系语言和能很快在另一星球上学习他者的言语,还在许多部分展现了语言学所能解决的问题的魅力。考虑到在那个时代正发生着所谓的“语言学转向”,托尔金和刘易斯的这些作品确实传达了一种未来发展的先声。

        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作家,刘易斯清楚地看到了学术界帮派林立,沟壑纵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但有学术观点造成的裂痕,更有时代、社会、家庭的碎裂所造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他要么短暂地参加过,要么在旁边观察过。这使他忧心忡忡。但是,毕竟在象牙之塔中生存太久,刘易斯的小说也只能通过壁橱逃离现实,或者,象“空间三部曲”中的主人公借助外部的神力抵抗黑暗,不过,他对操纵者的那种反抗精神一直贯穿在作品之中,即便是在讨论主和神的问题时,也保持着人的自由。

        从科幻文学的意识形态角度观察,《空间三部曲》对科学和科学家本身有许多特殊的看法。他借助主人公的口谈到,作为工具的科学技术本身力量有限,掌握和使用的方法才是重要的。此外,他还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在他看来,唯物主义虽然导致了科学的发展,但可能会造成人类对世界的绝望,这种绝望的感觉并不容易被新的科技成果所消除。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首先直接提出了反对科学无度发展的科幻作家中的一个。处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个人体验,他的小说展示了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补充或相互融汇作用于人类生活的价值。而小说对科学家和科学机构的反思与批判,则应该参照英国当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解读。至少,在刘易斯的眼中,科学家可以分成疯狂的和正常的。疯狂科学家的举动不但危害人类,甚至危害宇宙的健康,而科学机构的作为也存在着好坏之分。

        在笔者的阅读中,也发现了作品中的一些缺点。例如,在跨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边疆方面,作者的手法还不够圆融和自然。主人公采用科技向天使行贿的情节,也令人感到滑稽。作者对女性的认识也值得认真考察。有证据表明,作家在与女性关系方面曾经存在了一些障碍,这也许就是他把国家研究院的女警察写成一个强壮的、肌肉发达的、有性虐待和同性恋倾向的人的原因。还有,由于太注重宗教主题,许多段落显得说教味道太浓,对这个问题没有热情的读者怕难于阅读。此外,在第三部全集的结尾,在完成了光明和黑暗战争之后作者回到基本的世俗婚姻,也感到有些平庸和不尽兴。而作者预言说20世纪还将出现16场世界大战,也被事实证明是子虚乌有。但这是否因为刘易斯这样的作家不断警告人类的结果呢? 

        笔者认为,《空间三部曲》是继承了玛丽·雪莱、H.G.威尔斯批判现实传统、真正把科学家当成主角来认真创作的严肃的幻想文学作品。难怪乔治·奥维尔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感叹说,在文学和思想领域,“科学家登场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