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28日 星期三

    综合新闻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28日   06 版)

        新华书店大整合?

        ■谭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

        根据大家现在感觉到的市场瓶颈问题,包括新华书店区域分割的问题,总署提出,2+1+1,希望把30多家省级新华书店整合成南北两家,两大系统,但是不一定真正分成南北,区域上有些交割;还有,东部做零售比较好,西部可能地域广阔一些,对物流更重视,业务上可能有些侧重,但总而言之,要推进建立全国的统一有序的市场。最近我们跟中宣部、住建部、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发布了推进加强城乡发行网点建设的文件,在十二五期间,每一个乡镇都要建立网点,县县有书店,乡乡要有网点,市市要有书城,村村要有书屋,最后做到家家都有书。

        集团化运作与特色化生存将长期并存

        ■吴修书(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转企改制中,中央部委的一些中小型出版社遇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书很难销出去,款很难收回来。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出版社目前的生存和发展。二、弱肉强食,网络营销不断挤占中小出版社的折扣和位置。特别是大的网站,对中小出版社的折扣压得很低。三、民营书店的萎缩,使中小出版社失去了不少发行渠道。特别是集团化以及连锁以后,发行网点减少了很多,挤占了出版社发行渠道。四、由于资源的劣势,中小出版社难以与集团公司竞争。五、由于规模限制,自办发行或营销很难精雕细琢,粗放经营难以维系。六、势单力薄,难以用高科技二次开发产品。七、部门设置和人员进出难以按市场机制运作。八、本小利微,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中小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后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个人感到,转企改制以后,中小出版社必须要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大力抓好与身份转换相适应的各项工作。出版社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变化,要在经营理念、运行机制、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与现在的身份相适应,否则的话,改与不改没有两样。二、尽快准确定位,用特色化品牌开创新局面。今后一段时间,集团化运作与特色化生存将会长期共存。三、继续抓好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中小出版社在传统业务受到多方冲击,市场下滑趋势比较明显的背景下,应该在坚持主业的前提下,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使我们的规模或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入其他行业,如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四、中小出版社的出版发行工作,要尽快适应大的市场环境,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出版发行的总体形势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应该尽快大胆地尝试,大胆地开拓。五、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联动,多方合作。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产业链上的格局正在打破,上中下游之间也在逐步融合,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出版社应该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在广度或深度上加强出版社间的合作,加强出版社与书店的合作,加强出版社与工厂的合作,加强国有书业单位与民营书业单位的合作等。

        (根据谭汶、吴修书在“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自办发行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