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28日 星期三

    少儿社领导和骨干编辑在“少读工委”文学读物研究会双年会上静心思索

    中国少儿出版需要“热”中找“冷”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2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方菲)近日,来自全国约30家专业少儿出版社的领导和骨干编辑汇聚太原,在希望出版社承办的“少读工委”文学读物研究会双年会上,就“中国儿童文学出版的国际视域”这一话题展开研讨。身置热出版浪潮中的有识之士们,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深邃思考和冷静判断。中国少儿出版人并没有“热昏了头”。

        拥有3亿多小读者的中国少儿出版就像一辆兴奋的列车,在市场的快车道上驶出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数字。首先从速度上看:持续以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6.18%,遥遥领先于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同比增长率5.74%,成为拉动图书市场上行的第一动力(数据来自开卷“2011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再从数量上看:2010年,少儿图书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9.95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将近一倍。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的年度少儿图书选题,2008年有24375种,到2011年已突破了4万种,成为出版业最大一个面向市场的品种。

        中国少儿出版已经从10多年前的小国、慢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国、快国,这是整个少儿出版界自强奋斗结出的硕果。然而,正如其他许多行业一样,中国少儿出版要从大国、快国走向强国,还要走非常艰难的道路。从某种角度说,阳光最灿烂的地方,阴影往往也更重。在世界出版版图中,中国少儿出版作为发展最迅速的一分子,更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来返身观照。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孙建江指出,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图书版权的引进输出比为15.4:1,到2010年,这个比例缩小到了3.5:1;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版权引进地及数量和版权输出地及数量之间同样存在着明显错位现象。引进地按数量排列大多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而输出地大多集中在两个区块,一是世界华文圈区块,二是汉文化圈区块,主要是我国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副主席刘海栖也指出,近年来,真正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作品还不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文学一部何强伟主任说,咱们的图书到国外以后命运如何呢?可以说,大部分是一锤子买卖,很少收到再版的版税。少数作家的超级畅销很难代表整体的繁荣。明天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孟凡明说,从国际视域来看,中国的当下出版是弱势的,当代文化也是弱势的。孟绍勇的观点颇有一定的代表性:少数畅销作品不足以推进中国走向世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彭学军说,一个品牌要立得住,要靠编辑的耐心,而耐心是当下最缺少的。中国出版打开国际视域,要做的课题不只是引进和输出,更要学习国际出版人优秀的职业素质。“小兔汤姆”系列在国内业绩已达300多万册,海燕出版社首席策划编辑郑颖说,这套书虽然非常畅销,但法国芒果青少年出版社一年只推出两本,出得非常慢,简直适应不了我们引进的热切需要。我们3年就出尽了他们30年的积累。国外同仁对待出版的精心和沉稳非常令人钦佩。现在国内出版社和编辑普遍处在码洋和利润的重压之下,超负荷运转,尤其需要学习这种“精”和“慢”的专业精神。

        从一个国家儿童读物的出版状况,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未来。少儿出版是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业中最具活力和希望的门类。出版人要站在国际的高度,精耕细作,为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宝库中熠熠生辉,做出应有的出版选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