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现居美国的罗马尼亚著名作家诺尔曼·马尼亚(Norman Manea,一译诺曼·马内阿)9月15日获得了2011年的内莉·萨克斯奖。该奖奖金为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
75岁的马尼亚是当代最著名的、也是作品外译最多的罗马尼亚作家。2009年,他的三本著作——随笔集《论小丑:独裁者与艺术家》、回忆录《流氓的归来》和小说《黑信封》同时在中国出版。
萨克斯奖评委会赞扬《流氓的归来》深入罗马尼亚的旧时代,以敏锐的智慧、辛辣的讽刺和可敬的明晰,对抗着过去两种独裁体制的压迫。
1936年,马尼亚生于罗马尼亚布科维纳省的苏恰瓦,孩提时代便因犹太人身份,被安东尼斯库将军的法西斯政权流放,关入集中营,战后因为理想主义加入共产党,却与体制屡生摩擦,遂于1986年离开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祖国,现在纽约巴德学院任教,但始终以罗马尼亚语写作。
两年前在接受我的采访时,马尼亚解释了什么是“流氓”和为什么要流亡。
“在罗马尼亚的文化和历史中,‘流氓’一词有一种特殊的含义。”他告诉我,“它意指被放逐者、局外人、边缘人、孤独的陌生人,不过有时也指因黑暗政治揭竿而起的斗士和反叛者。在《流氓的归来》里,其意思与我前面讲到的第一种意思相关:旁观者、异见者、孤独的人、独立的思想者。”
艺术家应该怎样面对独裁者?流亡是最好的选择吗?
马尼亚回答我:“不,当然不是。他必须尽作家和艺术家的职责,以及公民的道德义务——在任何社会里,这样的任务都不可能轻易完成,尤其是在独裁制度下。除了内心的流亡,只要是流亡,都应尽一切可能去避免。离开你的国家、家庭、朋友、书,还有你的文化和根基,只能是一种最后的、绝望的,终极的办法。我在罗马尼亚大独裁者的统治下呆了几十年,哪怕绝望,哪怕痛苦,但我坚决不离开。到了走的时候,我已经50岁了。到了这把年纪,你通常不会做出这种极端的决定。可是我做了。这意味着我已经万念俱灰,我已经被夺走了一切希望,一切未来。”
内莉·萨克斯奖以德国犹太流亡诗人、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内莉·萨克斯(1891-1970)命名,德国多特蒙德市主办,每两年颁发一次。该奖已有50年的历史,往届得主包括南汀·戈迪默、米兰·昆德拉、胡安·戈伊蒂索洛等人。2009年因多特蒙德市出现财政困难,不得不将当年的萨克斯奖延至次年颁发,获奖者为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12月4日在多特蒙德市政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