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21日 星期三

    “希望李泽厚式的思想家出现”

    学界热议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21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回顾这几十年,我们现在能举出来全局性影响的也就是李泽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在近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举办的“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的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对于李泽厚的历史价值作出了这样的评判。

        钱理群说,知识分子应该用自己的专业来回应时代的精神危机问题,给这个时代提供一个精神性、建设性的东西,这就是思想家、哲学家。“我们不要谈大师、我们要谈思想家,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而是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针对学界目前的状况,钱理群呼吁至少应孕育一批李泽厚式的思想家。

        “李泽厚先生为我们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最为重要。”北大高研院院长杜维明表示,我们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李泽厚式的思想家出现,但这样还不够,我们更希望有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出现”。杜维明说,李泽厚不是研究某一种哲学的,而是一个以生命从事哲学活动的人。他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一种哲学的情态,让生命成为一种过程,而这正是李泽厚的特质,也是他成为李泽厚式思想家的原因所在。

        据悉,李泽厚没有参加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只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晚宴上和与会学者见了面。在被问及如何给自己定位时,李泽厚表示不愿意回答此类问题,只说“我从不给自己定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