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徐刚《辛亥百年祭》借历史显示现实意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1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在写作的时候,我并不希望写得很容易,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些难题,包括语言的追求以及作品的架构。”在《辛亥百年祭》(作家出版社)作品研讨会上,作家徐刚对于作品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做出如此解释。

        以“辛亥百年祭”为总题的3部著作,传主分别为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全书共100多万字。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觉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过程当中,特别要体现文学界对辛亥革命的描写、表现和评价。“这3本书基本上把辛亥革命总体的风貌,特别是当时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体现出来了。”阎晶明说,今天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特别需要文学家站出来,展现中国社会转变过程当中所承担的责任,能够把这样一种复杂性写出来是特别需要的。

        从一系列生态环境作品到今天的这3部,作家李鸣生对于徐刚的整体评价是:徐刚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作家,他之所以选择了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这3个重要人物来书写,首先有一种思想和眼光,即他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政治抱负。他希望通过这3个人的书写,重新点燃精神之光。李鸣生和赵瑜都注意到,徐刚这3部作品,其现实意义恰恰是给现代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很多评论家非常赞赏徐刚的语言特色。赵瑜表示,从徐刚的作品当中,可以感受到他个性化语言的优势。这与他长期诗学学养、散文学养有关。李鸣生也提出,徐刚的语言具有诗的韵味,已进入审美层次。“他的作品在语言上有自觉的追求,向文言靠拢,实际上走的就是康有为最早倡导的路,就是要倡导一种通俗之文言。”贺绍俊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