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海港山城、西游故里连云港,有一座平凡的山。它不高,没有高耸入云的巅峰;它也不大,没有盘亘不绝的山脉;它没有峨眉的秀美,没有华山的险峻,当然也没有如织的游客为它散播美誉,但这座山不该走出我们的记忆,因为以“抗日”命名的山,这里是中国的唯一。它的名字,永远与我们民族浴火重生的斗争镌刻在一起。
也许很多人不曾听闻抗日山的鼓角峥鸣,也许很多人已然忘却几十载的栉风沐雨,抗日山一如长眠在这里的民族英雄,从来都是桃李不言;但历史不会忘却,那些先烈们走过的足迹也依然清晰,在风雨如磐的抗战时期,抗日山凝聚了苏北鲁南抗战将士的不屈斗志,它不仅成为滨海军区的精神制高点,更是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崇高体现。王成章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踏着先烈足迹寻找历史记忆的忠实记录者,正如他所言:“追录抗日山英雄的魂魄,是我的应有之义”。他把历时多年收集采访的珍贵资料集中呈现在《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这本书里,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抗战数十载的峥嵘岁月。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对滨海地区抗战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再现的报告文学作品;更是一次还原历史、自我净化,与先烈们共同经历精神殉难后得以浴火重生的精神之旅。
作为报告文学,本书既有结构完整的宏大叙事,也不乏令人动容的情感脉络。读者可以体会战争的残酷,也可以感受革命者的温情。一场精彩的谍战“戏码”,让人紧张得手心冒汗;一次完美的敌后突袭,又让人跟着心情大好;一次失误令英雄折戟,我们不禁悔恨地捶胸顿足;一种特殊的“268团”婚姻现象,又让我们感慨战火中的爱情何其不易……读者与记录者一起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么生动,那么有血有肉,让我们不能不感谢作者,是他让这座静静的山走进了国人的视野,让这段重新鲜活起来。
全书共六十余万字,以滨海军区艰苦的八年抗战为历史背景,以抗日山为中心,以符竹庭等几位英雄的事迹为线索,把一幅宏大的滨海抗战图徐徐展开,这里面既有对敌斗争的血雨腥风,也有根据地生活的艰难卓绝,还有军民相惜的鱼水深情,书中刻画了我们的战士,他们个个都是血性汉子;刻画了我们的将军,他们个个都是爱民如子;还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我们的百姓,他们更是最可爱的亲人,是我们能够打赢一切战争的主心骨。跟随作者的笔触,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年轻的生命,他们在特殊的战争年代都经历了怎样的心灵洗礼,最终铸就了我们民族不屈的魂魄。书中深刻地反映出一个道理,正如中国古训所言,“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但如果有人敢侵犯我们的祖国,我们也绝对不乏“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勇力。
书中涉及的大量资料是作者经过多年实地采访收集整理出来的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历史参考价值,作者文笔流畅,描写生动活泼,对于当前抗战题材作品以电影电视剧见长而抗战文学独缺的局面有一定的平衡作用。这样一部对滨海地区抗战情况的全面回顾和再现的报告文学作品的推出,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精神价值。
《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王成章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7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