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8月10日 星期三

    读者还需不需要养生书?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8月10日   18 版)

        养生书遇冷了。新闻出版总署曝光的24种不合格养生书,也兜头给养生书出版商浇了一瓢冷水。养生书出的少了,买这类书的读者少了,浪费的纸浆也少了,从精神的角度,到环保的角度,都是件好事。在养生书面临“退市”压力之时,有个问题出现了,读者究竟还需不需要养生书?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搞清楚养生书为什么会火。有人将原因归之于张悟本、马悦凌之流三寸不烂之舌太能说,直忽悠得广大群众猛吃绿豆、茄子,生吞泥鳅。也有人认为出版商和电视媒体同流合污,利用人们对“专家”的崇拜心理进行强力营销。这些都有道理,但有一个同样很重要的原因被忽略了,那就是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国情下,看养生书是最廉价的“自我医疗”。

        因此,别管有多少根本不懂医学与养生的门外汉拼凑了多少劣质的养生书,别管这些养生书对读者的伤害有多大,真正货真价实、有科学依据的养生书,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此外,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和财富,用科学理念看待养生文化,并借助现代出版与传播的便利,使之为民所用,还是善莫大焉的。

        养生书遇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境遇对出版商来说是一种警醒,当然,这种警醒只对那些心存敬畏的出版商能起到作用,我毫不怀疑会有不少出版商会将视线投向另外一个领域,然后继续祸害下去。养生书的“灭顶之灾”会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真正有志于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出版商,自然会找到让养生书继续生存下去的方法。

        对此我的建议是,放弃对噱头的追逐,还原养生的本来面目,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养生只是强身健体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一项长期的、从身体到精神的保健,养生取代不了治疗,生病了还得去医院。只有这个立场明确了,养生书才不会寄托读者那么多的期待,养生书真正的功用才会被体现出来。

        在养生书的撰写方面,要对作者建立严格的审核,不唯“名”是从,对那些“跑江湖”的“名医”,要坚决拒之门外。在中国一二十年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想要寻得一些既有实际养生经验、又能将这些经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出版单位有必要为养生书作者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先把人养起来,并给予作者充足的思考、写作时间,哪怕十年推一本养生书也可以,只要这种书是真正实用的、有益的。

        在编辑方面,养生书也急切需要专业人才。养生书不比文学类书籍,是作家一个人的事情,养生书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编辑,对内容进行审校,甚至组建团队,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讨论,如此拿出来的养生书,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在适用性方面,却会大大提高。

        如同我们只需要一本字词典一样,养生书无需太多,如果足够专业、权威,每年有那么两三种就足够了。只是,有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做这样的书,我持怀疑态度。

        北京市西城区  韩浩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