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阅读……”的那类书。

    小小说的慢阅读

    秦德龙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06日   11 版)

        总是有读者误以为小小说是一种“快餐文化”。其实,正是小小说文体具有精短文学的优势,才使它具有反复阅读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小小说具备经典文学的属性。

        意大利作家卡尔诺维说:“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阅读……’的那类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读者对一本小小说读物爱不释手,悉心领悟其微言大义。可以说,这样的读者为小小说的经典篇章所打动,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事实上,创作小小说过程,就是向文学经典的攀升过程。优秀的小小说作者,都具备经典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写出来被读者记住,在读者中广泛传播。人们陷入各种生存困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类境遇的一个象征。所以,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并点亮他们心中的灯,永远是小小说的文学追求。有趣的是,作为新闻报道,报道的开头即是结尾,而小小说,绚丽的结尾即是开头。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总是有爆破的力量,揭示善和恶、真和假、美和丑,让作家的思考得以充分展现。大江健三郎说:“文学是对人类的希望,同时也是让人更相信人的值得庆幸的存在。”

        这也许正是小小说的魅力所在。因为,它是一种“手写文体”,类似于“手工面点”。这是指它不是一种书写方式,而是指一种书写态度。小小说作家对这个世界是真诚的。小小说这种文学式样能引起大众阅读的共鸣,就在于它在字里行间洋溢着读者内心所渴求的艺术含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小说作品都能构成经典或接近经典。有不少作家缺少大眼光、大心胸、乐于“小我”,止于“小我”。因此,必须解决小小说作家学养不足的问题,以避免生活资源开发的浅显和感悟的一般化。避免过低的情感沸点和对社会认识的同化、钝化。伏尔泰说:“我们欠活人的是尊敬,欠死人的是真情”。即使我们听到世界末日的丧钟,也要对生命致以尊重,并永远坚守希望。

        这也许是我们阅读小小说的根本理由。文学本身是一种精神,它不是作家的孤芳自赏,它需要读者的融入,让读者与“真、善、美”相遇,并为艺术而感动。萨特说:“昨天我还是盲目的,我今天的进步即是我已懂得我并没有进步。”大师的话很机智,值得每个作家与读者深思体味。

        当然,在文化市场上,读者总要挑选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来读。目前,《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已发行逾亿册;郑州小小说阵营编辑、出版的各类增刊、丛书、选集等,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总发行量逾两百万册。这些精品期刊和图书,不泛经典之作。“快”时代里的“慢”阅读,是一种写意,更在于精选。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读者、作者、编者三位一体。阅读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但愿读者以深刻的思想为焰,以精彩的好书为炬,照亮自己面前的每一寸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