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考试的结束,引人关注的17道作文题也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作文题仍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作文题相比往年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怎样准确地把握好高考作文的新要求?读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及一线中学语文老师,通过他们对今年高考作文的点评,反映出了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恒达认为,总体而言,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富有时代气息,涉及我们所处时代所面对的思想问题、伦理问题以及个体自我评价问题,这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社会、思考自我的机会。北京五中语文教师徐淳也谈到,今年的作文题就是要考生开眼看世界,关注生活本身,对生活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这是今年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全国17道高考作文题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多元化,其中反映出的命题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杨恒达认为,有些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发挥想象力与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题目本身也为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提供了基本条件。比如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为考生提供了选择和思考的空间,而且这两个看似互相矛盾的命题,能够启发学生多视角多方面地去看问题、论证问题,避免“不是有,就是无”的绝对化。湖北省的“旧书”虽然是一个命题作文,但却没有限定立意方向,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题目本身隐含的提倡“重读、反思”精神,也给考生以深刻启发。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杨煦生教授表示,好的作文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自由度,不管对象是谁,都能让他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给他想象和写作的空间,比如上海卷的作文题目在这方面就做得最好。
在有些作文题获得一致肯定的同时,也有一些题目引来了争议:题目出得过大,难以考察考生的真实水平,比如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的作文题。杨恒达说:“中国崛起是一个大的题目,作为高考题目用几百字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表达出来的。而且作为高中生,其中涉及的很多数据和资料是他们所了解的很不够的。”“题目离自己太远,选题范围虽然大,容易写,但难以出彩,难拿高分。”山西考生郑蓉如是说,与他有相同感受的考生大有人在。
高考作文是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手段,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考察学生的人文修养应该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作家阎连科最喜欢的作文题是湖北卷的“旧书”和全国卷Ⅱ的“垫资买彩票”,“旧书”这个题目的人文气息很浓厚,而全国卷可以让学生更坦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阎连科认为,关注现实是没有错的,但这些过于宏大的现实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高考作文以及教育的题旨更应该立足人本身,回到“人”这个命题中,思索“人”,多一些对“人”的关怀,而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去面对过于宏大的社会现实去进行思考和表达,他们是难以做到的。辽宁省骨干教师齐次也认为,好的作文题不仅仅要符合时代需求,关注生活,同时也要关注传统文化。
“如果把全国卷及各地卷的作文题比做一桌菜,这桌菜是很丰盛的,营养也是全面的。”徐淳说:“但就每个题目来说,都面临营养缺失的问题。作文题应该能够将关注现实与蕴含诗意融合到一起,只有这样,对于每个地区的考生才是营养全面的。”
面对水平参差不齐、各地营养缺失的局面,徐淳对高考作文题提出了期望:好的作文题目首先要有广度。让所有学生都有话说,入题、审题不要太难,“像北京卷的考题审题就比较难,给的提示很多,限制就会很多。湖北卷的题目‘旧书’就两个字,但发散性很强,考生的写作空间会很大。”其次,要有梯度。只有有梯度才会有区分度,才能够检验出不同学生的水平。再次,要体现人文关怀。“旧书”这个题目的人文气息就很浓。
今年作文题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创见性。作文题使用寓意性材料,立足学生生活,间接地、曲折地让学生关注现实,这让学生有的可写,同时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齐次说,学生应学会全面、综合、辩证地看问题,具备多元化思维,并能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平时对生活的多观察、多思索、多写作。徐淳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着重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关注社会问题,这种关注不是立足于虚的报道,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的观察,鼓励学生从小角度看大问题,引导学生心怀天下、立足本身去看问题,这既是命题人的初衷,也是作文题的走向。
就上海卷作文题分值加重及江西卷采用大、小作文两种形式的问题,徐淳说,作文是能很全面考察一个学生的素养的,对作文的重视就是对全面考察学生的重视。而作为考生,作文的第一步是“想”的问题,想不好一定写不好。作文说到底是一种思维训练,不是有情感就能写出好文章的。思维的敏锐度、多元化、形象性、逻辑化都会在作文中得到考察。把生活真正纳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
立足生活、善于思考是学生应对作文考试时需要具备的真功夫,同时也是大学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杨恒达表示,大学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特别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作文题应该能够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察学生展现自身丰富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杨煦生看来,“修辞立其诚”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本意。教育的问题是“明明德”的问题。中国传统一般情况下假定或者确信,在人精神世界深处都有某种光辉的东西,教育的目的就是创造条件,使之展开、发扬,而不是引导学生讲一些毫无意义但在目前意识形态下显得“正确”的假话、空话。避免说假话,避免伪激情,是教育的底线。而今年的作文题提供给了学生充足的说真话的空间。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是在鼓励学生说实话,今年的作文题,不说实话是出不来好文章的。”这是徐淳的看法。对于备受争议的新课标卷的题目“中国崛起的特点”,他认为,考生大可以从质疑中国是否已崛起的这个角度来写:中国真的崛起了吗?我理解的中国的崛起应该是什么样的崛起?徐淳说,“但我觉得学生现在是活着的状态而不是生活的状态,生活是思考着地活着。”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真诚同样重要,“真诚的语文老师太少,教学生说真话的语文老师太少。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多一些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写出一些媚上的、辞藻华美而没有思想的文字。”
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引导他们对生活进行思考,而不是要求他们接受某些观念,成为某些观念的代言人。杨煦生说,不要给他们一个框架,把他们在精神上“制服化”,而是反之,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与自由,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精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