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6月29日 星期三

    灭绝文学想像力?

    日本电子书过于炫目令人担忧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29日   17 版)
    6月15日,一位女青年戴着设计成iPad的帽子,出现在西伦敦温莎附近举行的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上。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日益普及,日本的电子书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深海面目全非的生物》等另类电子书便加入了逼真的影像和音乐,产生绘声绘影的阅读效果,也给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的“疑似体验”。

        双手像划水一样触摸iPad屏幕,就会出现在海里越潜越深,各种各样的鱼类和生物不断映现在眼前的画面。幻冬舍出版的电子书《深海面目全非的生物》,其最大的卖点就是拥有潜水“疑似体验”的功能。阅读时还配以潜水的深度计,一触摸生物的影像,就会出现详细的说明。该书自去年年末发售以来,至今畅销不衰,保持着长久的人气度。

        电子书还特别适合表现体育运动的主题。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推出的《足球日记·电子版》,在日本国家队前主教练冈田武史2002年出版的书中加入了采访录像、去年南非世界杯赛的照片,以及日本国脚的简历等,读者仿佛又在赛场上见到了这位指挥若定的名教练。

        文艺春秋推出的《电子书籍版铃木一朗访谈录》,则收录了这位著名棒球选手在美国职棒大联盟上的比赛录像以及30场球赛的成绩,还有用动画方式制作的铃木一朗与微博粉丝的精彩互动,就连一朗本人也惊呼该电子书的效果“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期”。

        对于日本的将棋(类似中国象棋)迷来说,电子版的《将棋书》加入了一种特别的功能,使得盘面上的棋子能够活动,仿佛真正对弈的临场感令人大呼过瘾。

        前不久揭晓的“达芬奇电子书籍奖”是日本首个以电子书为对象的文学奖,以森川幸人为社长的软件制作公司“Muumuu”制作的三部“会动的绘本”摘得大奖。这三部作品分别是通俗易懂地描写昆虫性行为的《努卡卡的结婚》、拟人化表现基因规律的《泰罗梅尔的帽子》和以癌症与免疫构造为题材的《卡尔西诺的礼物》。

        尽管有人批评“会动的绘本”仅仅是让画面活动起来,根本没有读书的感觉,但这种通过生动的影像和音乐,将科学知识“寓教于画”的另类电子书还是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可。东日本大震灾发生后,森川幸人和他的团队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最新作品《原发(原子能发电厂)为何物?》。

        达芬奇奖主办方《达芬奇》杂志主编横里隆表示,声音与动画如何在电子书中加以组合才能产生魅力,目前还处于“试行错误”的阶段。不过他担心电子书的功能一旦增加过多,反而会令发挥想像力在字里行间阅读这一书的妙处丧失殆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