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8日 星期三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建构电影人活的历史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的史学观念、研究方法和理念都有创新,打破了主流传统电影史的写作格局,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界的专业史,还是社会史,可以通过电影史看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看到社会的变迁。”《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暨“中国电影口述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资深电影史学家、电影批评家孟梨野表示。

        口述历史对研究者是一个考验,研究越深,问题越深,能够挖掘的内容就更有价值。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说,如何发掘受访人的记忆,发掘有价值的事情,并且在这一过程辨析记忆中的一些历史错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同时,口述历史并不单纯是讲述者的历史,也是采访者和讲述者共同建构的历史,采访者采访的角度和关注的内容,决定口述的内容,因为有很多回忆是需要引导的。从这套书里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团队对于历史的关注点和关注方式以及对于历史的掌握程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远鹰也认为,口述历史的采访有两个现场,一个是采访现场,一个是讲述者再现的历史现场,这套丛书不仅是口述史、电影史,还是新中国文化建构的历史。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给读者提供了一系列认识电影的新的方式,对开拓中国电影的研究视野很有意义。资深电影理论家、批评家马德波认为,这套书的出版不仅为将来写一部好的电影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口述人的历史都得到忠实记录,每一个受访者都保存着相当的个性,难能可贵。《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主编之一陈墨表示,在这套丛书中,他们不仅仅把受访人当做一个信息员,也不仅仅当做一个亲历者和见证人,而是当做主人翁。

        重写电影史,怎么样让它创新并且富有活力?口述史学家丁东认为口述史是非常好的路径,因为它把人的心灵、人际关系、人和时代的冲突、摩擦等等给予充分的体现,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命运,这比纯粹基于文本的解读丰富得多,生动得多。丁东认为《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着眼于填补历史的空白,刷新了已有的历史定论或历史呈现,这种追求是非常有价值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