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大书

    基辛格即将出版新作《论中国》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04 版)
    《论中国》亨利·基辛格著 企鹅,2011年5月17日即出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与访问北京的亨利·基辛格在一起。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

        亨利·基辛格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新作《论中国》(On China)将于5月17日由企鹅公司在美国出版。

        这是一部厚达600页的大著,也是基辛格首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于中国的见解。书中援引历史文献,并通过过去40年来他与四代中国领导人的交谈,详细分析了现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以及21世纪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性。

        基辛格博士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的信使和先锋,以及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曾多次访华,享受贵宾待遇,亦多次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论中国》认为:“再无其他国家可以声称与其古代历史和古典原则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任何理解中国的尝试,都必须从重视其漫长的历史出发。”基辛格回顾了从古至今中国外交哲学形成的若干关键阶段,尤其是毛泽东崛起之后的政策走向,试图理清其脉络,并加以深入分析。他述及中国与欧洲列强的交往、中苏盟友关系的形成与破裂、朝鲜战争、尼克松的北京之行,以及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和过去60年来的中美关系,同时生动描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如何塑造或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命运。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基辛格对中国作为崛起中的21世纪超级大国的角色做了展望。

        基辛格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美国优越论(exceptionalism)是传教士式的,”他写道,“这种观念认为,美国有义务将其价值观传播到世界所有地区。”但历史上中国的优越论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不欲劝人改宗,而倾向于把“其他所有国家按照它们与中国文化形式和政治形式的相似度分成不同层次的属国”。

        基辛格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他警告说,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太平洋两岸一代人的进步”,也将“在一个核扩散、环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影响国际合作的时代,使争吵波及每一地区的国内政治”。

        《纽约时报》已先期获得样书,并于5月10日C叠头版刊发该报头牌书评人角谷美智子的长篇评论。文章称此书是“迷人的、精明的,有时又是悖于常理的”,既受惠于史景迁等历史学家的开创性研究,也得益于基辛格本人与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亲密交往。像他1994年的著作《大外交》(Diplomacy)一样,此书也有意捍卫他为尼克松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的历史形象,同时光大他本人的现实政治理论。角谷指出,他对中国领导人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优雅的周恩来总是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基辛格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坚强”而“目光忧郁的”邓小平所面对的艰巨任务着想,也能用儒家的大同思想去解释“全面和谐”(Great Harmony)。

        关于尼克松,基辛格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莱克(Robert Dallek)认为,尼克松意图通过访华的积极姿态,转移国内对他在越南事务上失败的注意力。但基辛格指出,首先采取主动的是毛泽东,他意在以此迫使苏联不敢对中国轻易动武,而尼克松渴望的是让美国不要仅仅盯住越南。

        再过半个月,也就是5月27日,基辛格将迎来88岁大寿。《论中国》既是他对自己与中国四十年深入交往的总结,也充满了他对美中关系的现实思考。当然,我们也知道,他过度的冷静向来不讨美国新闻界的喜欢,他奉行的现实政治观念也常常受到左翼知识分子的责难。然而,相对于充斥市场,或者唱衰中国,或者宣扬中国威胁论、鼓动美国不高兴的大量中国主题图书,基辛格式的冷静与现实也许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论中国》要大大好过《当中国统治世界》和《中国大趋势》这样的作品。我们也相信,“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这本新著将很快在中国出版。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