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幸福惑

    龚 静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7日   03 版)

        目下社会都在说“幸福”这个词,某些机构还常常发布什么关涉幸福指数的报告,按照惯例,提什么缺什么,大家都感觉不幸福了,或者不觉得幸福了,才会如此风靡,甚或某主持人的新书名也是《你幸福了吗?》赫然问号,幸福与否自然是不确定的。

        如此幸福惑自然在纸莎草、羊皮书、竹简线装书、石版活字、电脑打印诸多版本中可以找到多种讨论,先贤时哲也罢,普罗大众也好,每个人对幸福的想法感觉追求自然各个不同,有的以物质多寡为基础,有的重心灵感受,不过,当世幸福之题中要义大概总不离先从物质说起,确也是理,生存尚维艰,清风朗月只是一时清鲜罢,先吃饱饭有地方睡觉再说其他。不过,何以吃饱了饭,或者说吃得还算好,也有房住,仍然不觉得幸福呢?是幸福燃点太高,还是幸福太过精灵,就是不让你抓住?

        我总是会想到《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一本回忆录,从作者的出生年月1921年写到1950年,这是一段多么丰富跌宕的历史啊,尤其在西南联大的七年,期间的联大老师和学生风貌,分外传神。这本书读完一年多了还是放在案头,随时翻翻,好像有许多牵挂在它身上,它也仿佛总是要引人思绪一番。其中我体悟深切的一部分就是作者的幸福观。

        书中多处提到“幸福”。“到底应该怎么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或一个社会的进步呢?如果单纯从物质的角度讲似乎比较容易,可是人生不能单从物质的角度来衡量。比如你阔得流油,整天吃山珍海味,这就表示你幸福了?恐怕不单纯是这样,百万富豪不也有跳楼的吗?……抗日战争期间,生活是艰苦的,可是精神却是振奋的,许多人宁愿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不愿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做亡国奴。”这是何先生16岁时的思考。

        谈西南联大生活,又说到了幸福,“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所以,当时日本飞机常来轰炸,生活也非常艰苦,“可是士气却没有受什么影响,总是乐观的、天真的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而且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还有一处又提到幸福,是作者和同学王浩(后来的逻辑学家、哲学家)讨论幸福,何先生认为“幸福是一种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durch Leiden, Freunde(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这次谈论何先生说服了王浩,“不禁心里一阵快慰”。

        作为作者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幸福观不只停留于个人的幸福,而和社会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如他在书中所说到的“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好比英国诗人堂恩有首诗叫“no man is an island”(每个人不是一座孤岛),在一个大环境中,个人其实是无法置身于外的。好比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你是怎样的,那么世界就是怎样的”(大意)。也因此,在艰难的环境中,这一代人始终保持着希望和乐观,在“上学”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也使他们将自己的志业与社会进步/发展联系起来。

        为什么何兆武先生的幸福观那么令我难忘呢?还是因为“有希望”吧。虽然,过去、未来,其实都是一种现在,大家都在说生活在当下,静观当下的思维/感受/内心的声音,好比禅,吃茶时吃茶,做事时做事,身心安住于生命的这一刻。这样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是的,这是一种安宁的生命状态,无思无欲,静心涤虑,好比静坐时进入禅定的状态,此时外界是不存在的,惟有内观凝视。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你执著于某件事情时产生的一种“心流”,它给你带来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个体心灵浑然的美好状态。可是,当一个社会的人置身于社会中,听到的、体会到的直接面对的,有很多的不幸、很多的无奈、很多的悲剧,能不内心波动?你会不忧虑你生活于此间的自己的未来吗?大概这也是何先生所说的“通过苦恼的欢欣”中的苦恼,然而欢欣在哪里?“心流”的状态是一种欢欣,有希望的生活或许更是一种欢欣。

        白川静解释“幸”字:“象形,手枷之形。看古字形可知,此字形示铐住双手的刑具手枷。……‘幸’本义当为‘倖’(侥幸,幸好)。仅仅是双手被手枷铐住,就算通过了惩罚之关,真算得上是侥幸。得以免除严刑,算是幸运,由此,‘幸’生出美好、幸福之义”(《常用字解》)。

        免于枷锁,当然是幸福。免于恐惧,当然就有希望,心生幸福。

        实在而言,幸福指数之类的调查恐怕是凌虚蹈空的,在土壤污染、食品安全时爆危机的时代环境下,人若有安全感了,有希望期盼之心了,当然个体生命也需拥有寻找幸福、“通过苦恼”的能力和努力,幸福指数不必调查,也能昭然于人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