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23日 星期三

    百年辛亥 纸上再现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23日   09 版)

        很多人或许记得中学课本里林觉民的《与妻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齐豫演唱的《觉(遥寄林觉民)》则以妻子陈意映的口吻哭诉:“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也许,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对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为会有不同的感喟。

        但无论如何,辛亥年武昌深夜的一声枪响,结束千年帝制,缔造中华民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整整一百年后的今天,有多少图书在讲述当年的故事……

        本报上期9版梳理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基本史料和经典作品,本期则广泛搜罗整理新近出版的相关图书以及今年即将出版的新书信息,供读者参考。

        珍贵文献:

        提供第一手史料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一周年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两本纪念图书:《大革命写真画》收录图片480幅,均为第一手资料,将原有零散的历史资料汇成系统、完整的历史图集。《中国革命纪事本末》收录当年的报章资料和中华民国文件汇编,共分三编:中国革命缘起及湖北革命始末、各省革命志略、民清议和及共和立国。今年,这两本书将影印出版。

        今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将出版一系列辛亥史料:近代史研究所藏有关辛亥革命资料汇编(辛亥革命史资料续编)》汇集晚清督抚的奏稿、日记、档案等,涉及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的应对、革命党内部情况等;《尹昌衡文集》收录革命时期四川军政府都督尹昌衡的电稿、文稿、书信、学术文论;《孙中山来函电稿》则系各方人士致孙中山函电的首次收集、整理和出版。这些文献对于辛亥革命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9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赵凤昌藏札》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即辛亥前后政局的史料,也是赵凤昌藏札中最早被关注、整理和利用的部分。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西北辛亥革命事略》是民国时期编辑的书,记录西北辛亥革命的过程,收录人物事迹和牺牲的革命党人的墓志、碑铭及纪念文章。湖北人民出版社的《辛亥革命历史珍档》和《辛亥革命文物珍品》,前者汇集约300幅珍品档案和照片,并有详细说明,后者以图文形式解析文物内涵。

        个人史:

        当年人说当年事

        广西师大出版社“辛亥记忆”丛书包括《三十三年之梦》、《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和《孙逸仙传记》三种。其中《孙逸仙传记》由孙中山口述,美国人林百克于1919年笔录整理,包括孙中山童年事迹、倡始革命的动机、革命言行、事迹等。林百克从1912年开始任孙中山顾问,自称“孙逸仙的党徒”。

        中国文史出版社《亲历辛亥革命:见证者的讲述》收集整理大量辛亥革命亲历者讲述其经历和见闻的文章,再现了辛亥革命的若干细节。

        华中师大出版社推出一套辛亥当事人和民国初年重要历史人物的文集丛书。《雷铁厓集》的作者是报业巨子、诗人,曾任孙中山秘书,经历过辛亥革命全过程。吴禄贞是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之一。卢作孚被毛泽东称赞为四个不能忘记的实业家之一,《卢作孚集》收录文章从民初到20世纪30、40年代。马君武是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广西大学创建人,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曾任广西省省长。《马君武集》收录其1900年至1919年的著译及后来的回忆文稿,分文集、诗集、附录三部分。实业家周学熙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集》颇多清末民初社会实况的反映。经元善是晚清洋务和改良运动实干家,《经元善集》辑录其一生主要文献和电函186件。刘揆一是辛亥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之一,曾任国会议员,《刘揆一集》根据其各时期编著、刻印的单行本和报刊文章编辑而成。《宗仰上人集》的作者宗仰法师是近代有影响的诗人、教育家。张难先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难先文集》收录了作者《湖北革命知之录》、《义痴六十自述》、《六十自述补遗》等十余篇文章。《张难先纪念集》则收录其后裔征集的研究文章和亲友回忆文章,以及本人的遗著、墨宝等。田桐参与发起“中国同盟会”,《田桐集》依时序收录其政论、书信、电报、演说等计近千件。《朱峙三日记》是作者辛亥革命前后的日记,有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记载。殷子衡、张纯一是辛亥革命号召者,力图用宗教改造中国社会,《殷子衡 张纯一合集》中的文字记录湖北革命团体的活动真相和一批革命志士的思想面貌。李西屏早年参加同盟会,是武昌起义的参与者,《李西屏文集》是其文章结集首次面世。

        研究著作:

        全景呈现和专题解读

        辛亥革命研究著作中,不乏皇皇巨制。李新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秉承中国“修前朝史”的传统,历经40年的编纂,将于今年全部出齐,其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记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提供了“史家正统”的解读。章开沅、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修订本全三册,初版于1980年,是第一部研究辛亥革命的通论型著作,现由东方出版社修订出版。去年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著)也是一部对诸多深层历史问题作了精详而深入研究的力作。湖北人民出版社即将推出冯天瑜和张笃勤的《辛亥首义史》。该书考察辛亥武昌首义爆发的社会历史背景,追溯湖北革命团体的衍生及联合情况,细密辨析武昌首义的过程,考察全国各地响应首义的情形,等等,是对武昌首义的全景式呈现。美国著名汉学家魏斐德的《中华帝制的衰落》(黄山书社2010年9月出版)则通过对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分析,对中华帝制的崩溃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细化的专题研究是辛亥历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华中师大出版社曾出版过大量辛亥专门史著作,近期也将有不少新品。《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收录作者章开沅对革命前后一些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共20篇文章。章开沅还与马敏合作出版《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探讨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近代社会中官、绅、商、学这几个重要社会群体的角色、功能;与田彤合作出版《辛亥革命前后的张謇与近代社会》,透视近代社会、政治、文化变迁及社会精英政治立场与思想观念之变。马敏的两部专著,《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从社会形态与阶级演化分析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结构和特征,涉及其历史渊源、存在方式、社会组织、心态演变等;《商人精神的嬗变——辛亥革命前后商人精神观念研究》研究近代商人观念变迁的历史起点、晚清重商主义思潮之再思、近代中国商人的二重心理结构、绅商名辨与谐应的社会观念变迁等。马敏和朱英合作的《辛亥革命时期苏州商会研究》基于丰富的档案文献和报刊、方志资料撰写而成。朱英有三本专著:《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报刊舆论、城市变革、民间社会和乡村等方面考察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对晚清商会、商人自治团体及文化教育、学术研究、消防、风俗改良等新式商办社团作介绍与探讨;《辛亥革命前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系统考察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的研究成果。罗福惠有两种新著,《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四卷本)》和《辛亥革命时期的精英文化》,后者探讨辛亥至“五四”之间历史接合部的精英文化,从宏观上分析辛亥文化的内容及那一代新式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特征。刘望龄的《辛亥首义与时论思潮研究》辑录l866-1919年间200多种报刊杂志,按时间顺序编排,全面反映新闻报刊的历史面貌,体现各阶级、各政团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反响。彭剑的《宪政辩论与侨社变迁》对清末革命派和保皇派等的论战提出独到见解并分析论战对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

        今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将推出马勇的《1911中国大革命:辛亥那一年》,该书旨在诠释革命发生的深层动因和历史意义。《两岸学者论辛亥革命》分专题精选60年间两岸学者的相关论文。

        湖北人民出版社的《辛亥革命史丛刊》的第13、14辑,汇集了近年的研究论文,还附录了朱峙三的日记。人民出版社联合地方11家人民出版社13卷“辛亥革命全景录”丛书,采用史话体形式写作大众读本,每本配以大量珍贵图片,吴剑杰的《武昌首义——辛亥革命在湖北》即其中之一,描述革命在湖北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人物研究:

        革命者的理想和风采

        辛亥革命动人之处在于那个时代激荡中涌现出的各种民国人物的风采。围绕孙中山,人民出版社的《孙中山传》和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最为引人注目。后者是以色列教授史扶邻的两书《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与《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合集,汲入大量珍贵资料,介绍和探讨孙中山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孙中山思想简明教程》叙述其哲学、民族主义、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技、军事和政党思想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孙中山思想论稿》则分别从其早期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工业化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哲学思想9个方面进行阐述。庄政的《孙中山的大学生涯》则介绍孙中山的教育背景、大学生涯及行医历程、大学师友对其革命志业的影响等。孙中山基金会秘书长黄明同在社科文献出版社一口气出版《孙中山经济思想》、《孙中山建设哲学》和《孙中山的儒家情结——中华文化的承转与超越》三种。张磊的《两岸三地孙中山研究》收集美、俄、日、韩、澳及中国学者论文70余篇,反映当下孙中山研究的国际水准和发展趋势。

        白先勇将有两本回忆录在广西师大出版社面世,一本是写家族史,一本是白崇禧传记(书名暂定为《父亲的身影:白崇禧将军与民国史迹》)。民国外交家陈友仁的儿媳陈元珍在三联书店出版《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吴欢的高祖吴殿英是辛亥革命生力军——湖北新军的创建人,祖父是故宫博物院创办人吴瀛,有此特殊渊源,故有《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揭示鲜为人知的辛亥革命史。

        湖南人民出版社有《黄兴三民主义思想研究》,台湾学者吴相湘的《民国百人传》被中国工人出版社分为两册《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五十位军政人物列传》和《风云际会下的书生:中国近现代二十七位学人列传》。湖北人民社的《辛亥“三汉”》以梁氏三兄弟:梁钟汉、梁耀汉、梁辉汉的辛亥历程详叙湖北发生的群学社、丙午党狱、汉川起义、督杀端方、癸丑讨袁、议会之争等系列事件,凸现湖北在辛亥历史中的“首义”地位和湖北人的“首义精神”。

        出版人物传记最集中和给力的,则是团结出版社的“辛亥人物传记丛书”。

        其他:图说辛亥、普及读物和电子出版

        图说辛亥的代表作之一是杨天石的《辛亥革命的影像记忆》(人大社)。更大规模的是湖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辛亥革命图史》,60印张,2400幅图片,上卷为辛亥革命前的历史背景、革命者和各革命团体的早期活动,中卷是武昌首义以及各地的响应,下卷是共和与革命的终结。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辛亥风云录》则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也有很多用文学表现辛亥革命的作品。王雪庵的《辛亥革命风云录》初版于1912年,现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再版。周梅森20万字的长篇新作《天下大势》将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小说以辛亥革命为背景。

        另有大量面向一般读者的普及读物:草根历史作者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1911,革命与宿命》(九州出版社),张永久的《革命到底是干吗?——1911,辛亥!辛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刘秉荣的《天变:辛亥革命纪实》(人民日报出版社),风唤雀翎的《辛亥风云:革命不是闹着玩的》(武汉出版社)和元坤的《那一年的枪响:辛亥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实》和北方文艺出版社的《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叙述了辛亥革命和建立巩固共和的艰辛历程。湖北人民出版社还将出版《辛亥革命诗词五百首》和周后运的《儒将蔡锷》。

        今年还将有不少以数字形式呈现的辛亥革命文献,包括湖北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共和朝晖——辛亥首义史数字博物馆(简/繁)》、太平洋影音公司的《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回首百年》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辛亥革命数字博物馆”等。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