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正好在写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书:《1911年中国大革命》,本月底交稿(社科文献出版社)。写作过程中,我对过去30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的成果也重新梳理了一遍。我个人觉得,我们新一代学者需要下功夫的还是史料,史料要好好地去消化。
我认为以下文献是比较重要的:中国史学会1950年代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最新的是由章开沅先生主持,去年出版的《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收录了中国史学会那套之后出来的新资料。此外,辛亥人物的史料(如日记和文集),在过去的30年里也出了很多,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许宝蘅日记》,新华出版社的《那桐日记》等等。现在看来,学术界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史料。表现在研究上就是,这20年来,国内并无全面更新换代的辛亥革命研究著作出现。截止到现在,流传最广的仍然是1980年代章开沅与林增平共同主编的三卷本《辛亥革命史》,以及金冲及与胡绳武合著的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
胡绳武、金冲及的《辛亥革命史稿》写得比较个性化,章节设计很清晰,注重历史细节描写,大量运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辛亥革命回忆录。章开沅、林增平的《辛亥革命史》是集体作品,类似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抽象分析非常多,大的框架设计很好,有整体感,但缺乏胡、金那套书提供的现场感和细节。
当然,这两套书今天来看都有问题,注重革命党方面的言论,对革命的对象缺少基本的同情。这里面牵涉到辛亥革命的前因,1900年新政当中很多政策发展的逻辑关联,这两套书都没有注意到,包括对引发1911年新军起义的两个直接原因,也都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进行分析。以历史的逻辑关联来看,铁路国有直接导致了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导致了武汉空虚,武汉空虚又导致了新军起义成功。这两套书都是从铁路国有政策不合理出发来做推演的,这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其实当时,不论是列强还是比较中立的舆论界,都认为铁路国有是一个合理的政策。
最近两年出版的小本子很多,因为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每出来一本都会去买,感觉很多作品很草率,这大概和出版界热衷于炒作的风气有关。这些书只是讲一些历史的细枝末节,算不上辛亥革命研究的主流。
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中国革命的世界背景的问题。中国的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两百年前法国大革命的翻版,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坏,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决,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这方面的意义过去很少有人注意。我们更多地是谈辛亥革命失败了,讲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有点问题。难道资产阶级就一定要打到底吗?一定要和清政府斗个鱼死网破吗?我们应该转化一种视角,从现代化的视角、人民本位的立场去回看这一段历史,这样,我们可能有另一种不同的观感,从而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我在读相关史料时,感到当时人们的想法被曲意解读,失去了本来面目。比如关于立宪和共和体制的争论,一直到1911年年底,国内基本都觉得最好的选择是走向君主立宪,但在过去的历史讨论中,都认为君主立宪是罪恶的,只有走向革命走向共和才是好的,这就和历史事实差距太大了。
我们应该下功夫的是转换视角,重新建构自己的问题意识。当然这不容易,因为近代史的时段虽然并不长,但问题太多,且与现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关联,牵一发动全身,任何点的突破都有可能影响近代史体系的重构,影响我们对这一百年历史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