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文学评论家朱寨米寿之年出新作

    兼具纪实性、学术性的文集《师恩友情铭记》刻画人物鲜活传神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16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刘霄)文学评论家朱寨所著的《记忆依然炽热——师恩友情铭记》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我国第一代新文学评论家,朱寨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权威。“《记忆依然炽热》是一本厚重的、有意义的书,朱寨先生对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和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创立、成长做了重要贡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评论家张炯在研讨会上做出如此评价。

        本书主要记述作者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前辈学者、师长身上受到的教益,与同辈学友互相切磋结下的友情,亲身的经历使得文字更加鲜活生动,是一本兼具纪实性、学术性的广义文集。“革命文艺是如何演变与发展的,当代文学如何由延安文学顺流而来,这本书都是一个难得的史实佐证。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角度的革命文艺奋斗史,也是革命文艺发展史的一个精彩缩影。”评论家白烨认为,《记忆依然炽热》包括了延安鲁艺、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新时期一直到2010年;写到的人与事,从领袖到领导,从老师到同学、同事,涉及了各个文化阶层。但作品的主线,是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怀抱理想、超越自我、求真务实,献身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师恩友情的铭怀与感恩。它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史料性、纪实性与学术性的三性合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跃进认为,该书以片断展现历史,从中可以感悟到革命工作的伟大、文学所创业的艰辛、“文革”期间的悲痛,可以让我们从前辈创作中汲取力量,做好现在的工作。编辑家阎纲指出,朱寨先生的散文很有特点,由形象说话,用感悟传神,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上具有艺术家的勇敢和清醒。朱寨本人是国宝一样的“健在的老爷子”,是文学评论史上接续式的、桥梁式的人物。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朱寨先生取得的是人格成就和精神成就,这种成就在以经济、商业为导向的当下社会是极其难得的。评论家贺绍俊也认为,该书体现了朱寨老师珍贵的政治情怀和“人民性”,是一种真情表达的散文,而不是越来越多的“技术性”散文。与会者认为,作者传承了传统文学的精髓,这本书中塑造的人物成就已经超过了人物本身的历史意义,即便是读者之前不了解的人物,读过之后也会留下很深的印象,通过作品,读者可以看到所描写人物的形象,也能看到作者本身的形象。

        朱寨在会议发言中动情回忆了当年的流亡生活、读书会的学长和革命大学生活。他再三强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革命青年,是鲁艺学生。

        朱寨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一直坚持当代文学研究,改革开放后,他首先提出“新时期文学”的概念,满腔热情地撰写了一系列评论文章。他以严谨的文品和扎实的学术基础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