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学者于建嵘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计划梦想成真

    调查报告专著《安源实录》揭示中国工人的历程和苦难、光荣与梦想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09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刘霄)封存6年的采访笔记的首度面世,是否将再度引发各阶层对国企困境和民生问题的关注?“用脚做学问的学者”走农村下工矿,要表达怎样的国情忧怀,践行怎样的社会理想?学者于建嵘历时4年,踏访中国工人“红色之都”的调查报告专著《安源实录》近日出版。

        《安源实录》中,于建嵘通过对数百个安源煤矿工人的访谈,真实呈现了安源煤矿工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工人阶级如何适应变迁的社会,如何重新寻回往日的自信,如何创造幸福生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所有人知道中国工人的历程和苦难、光荣与梦想。”

        于建嵘坦言,“受恩格斯的影响,早在20年前,自己还是一名大二学生时就萌生出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计划,但一直都没有勇气。经过20年的努力和寻觅,是实施计划的时候了。”谈到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时,于建嵘说:“国内学者有关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人运动的著作,很少有根据对中国工人阶级历史和现实状况的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于建嵘秉持的科学态度是,在实际调查中坚决摒弃先入为主、以个人价值偏好取代客观事实的做法。

        在调查中,于建嵘也经历了一些有惊无险的干扰。在去萍乡有关部门找人的时候,险些遭到保安的扣押。在对安源退休职工要求增加退休金的问题上,于建嵘也被有关负责人委婉警告。在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下,于建嵘仍然坚持下到环境最危险、作业最苦的四工区,“要去就去四工区,工人能去的地方,我也能。”于建嵘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