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女性阅读专题

    民国女性的乱世书写

    桑 农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09日   11 版)

        这两天,我在读一本新书《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和通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版),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中的一种,作者黄心村。原书名直译应为《女性、战争、家庭性:1940年代的上海文学和通俗文化》,中译本副标题添加上“张爱玲”三字,无疑是为了迎合国内持续不衰的张爱玲热。在本书《中文版序》里,作者写道:“华语世界里的张学已是门庭若市的显学,学者一代接一代,欣欣向荣;但在华语世界之外,我的书仍然是用英文书写的研究张爱玲的唯一的一部专著。”

        说这是一部研究张爱玲的“专著”,有点勉强。因为这本书涉及沦陷时期上海的多位女作家,张爱玲仅是其中的一位。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位。全书分六章:第一章讨论“战争”、“女性”、“家庭性”这几个关键词;第二章探讨当时的女性出版文化;第三章以关露和《女声》为个案论述女性杂志的艺术;第四章论述张爱玲的散文;第五章论述苏青、潘柳黛的自传小说;第六章论述施济美的闺秀小说。书中没有谈到张爱玲的小说,而将聚焦集中在她的散文上,可见作者的独辟蹊径。就我有限的阅读,还没有发现哪位研究者对此有过这样精辟的阐释。张爱玲对文体的突破以及对散文现代性的贡献,被令人信服的揭示出来。其意义不仅在散文方面,对理解她的小说,包括最近才出土的《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异乡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版),都多有启迪。

        近年来,关于民国女性出版文化也算是一个热点,但像《乱世书写》这样精彩的研究性专著极少。市面上常见的都是些传记类图书,大多根据二手资料敷衍成篇,甚至浮想联翩、信口开河,值得一读的不多。这里推荐两部女性作者所写的女作家传记:丁言昭的《关露传》(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版)和王羽的《施济美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5月版)。丁言昭是丁景唐先生之女,出版过好几部现代女作家传记,许多年前还写过一册关于关露的《谍海才女》,并编有资料集《关露啊,关露》。本书是她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较其他作者胡编乱造的关露传奇,不可同日而语。王羽是陈子善老师的高足,研究四十年代“东吴系”女作家,编有小说选《小姐集》。施济美就是“东吴系”的领军人物。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原始资料,而且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士,才完成这本传记。谢泳先生在《如何读传记》中说:“第一本传记优先……因为除了有史料首发权问题外,第一本传记通常接触的史料来源有初始性,特别是史料的线索有原创性,以后的传记是一个不断扩展和丰富史料的过程。……一般说来,传记的难易程度是递减的,第一本最难。”凭此,就不该忽视这部《施济美传》了。

        除了传记,史料的整理出版也是展示民国女性出版文化的重要途径。陈子善老师一向注重辑佚,最近又主持“海豚书馆”的“文艺拾遗”即红色系列,首批推出的就有周炼霞的《遗珠》(海豚出版社2010年8月版)。《乱世书写》里也提到陈小翠、周炼霞、吴青霞等“海上闺秀”,主要谈她们为《女声》杂志绘制的封面画。《遗珠》一书收录的是周炼霞当年发表在《万象》、《力报》上的新文学作品,包括三篇小说和四篇散文。关于周炼霞,我曾经写过一篇笔记,抄录了一点诗词和逸事。在文章的结尾,我希望有人能收集她的遗作出版。我当时心里想的,还不是《遗珠》这样的,而是类似《张充和诗书画选》(三联书店2010年6月版)那样一本书,因为我把她定位于古典意义上的才女。现在看来,她在新文学创作上还是颇有成就的。

        去年出版界对民国女性出版文化的发掘,张爱玲的《异乡记》自然值得关注。如果不局限在新文学领域,张充和应该是更热门的选题。白谦慎编的《张充和诗书画选》,孙康宜编的《曲人鸿爪》(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月版)、《古色今香》(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5月版),每一本都引起一番轰动。张爱玲已经故去,张充和则尚在人世,而且她本人就是“民国女性”的完美化身。有位内地人士去美国,见到张充和后不胜感慨,说:“在您身上,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确,张爱玲、潘柳黛悄然出走,客死异邦;关露、苏青分别因别人的“冤案”牵连入狱,潦倒一生;施济美、陈小翠在文革中一个悬梁、一个开煤气自尽;周炼霞则被红卫兵打瞎了一只眼睛……民国女性的文采风流早已荡然无存。想一想,张充和真的很幸运。

        去年还有一本《巨流河》(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版),常出现在各家报刊年终评选的书榜上,排名都在前几位,可见其受追捧的程度。作者齐邦媛,也可谓典型的“民国女性”。她是东北名将齐世英之女,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得意弟子。这本自传记叙了她从东北流亡,到离乱中求学,最后到台湾的亲身经历。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细细说来,令人低回不已。对于内地读者而言,独特的视角又往往使人耳目一新。尽管有所删节,这本书仍然堪称难得一见的好书。巧合的是,齐邦媛和她的同龄人施济美竟有着同样的遭遇。她们初恋的对象,都是抗战时期的空军战士,而且都牺牲在战争之中。施济美因此终身未婚,齐邦媛在自传中用大量篇幅追怀了那份刻骨铭心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巨流河》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民国女性的“乱世书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