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章开沅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2月23日   10 版)

        我与段维共事已久,但过去读他的诗词不多,主要是通过校报文艺副刊偶尔得见其新作。不知为什么,我一见就很喜欢,觉得比较合自己口味。其实,我根本不会写旧体诗,偶尔有感而发来几句打油,也是荒腔走调,不合格律。不过作为外行,我倒确实从小便生活在旧诗词的海洋中。母亲早年多病,经常卧榻教我《唐诗三百首》作为消遣。读中学以后,旧式语文课本中唐诗、宋词、元曲占很大比重,老师常怀着深情在课堂上反复吟诵,抑扬顿挫,感染甚深。所以,我多少还有点对于旧诗词的爱好。

        为什么段维的近体诗词能够吸引我的注意?我先前自己也说不清楚,主要是对他的作品接触很少,因此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认识仅停留于印象层面。及至看过他最近准备出版的结集《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这才增进了对于其人其诗的理解。我想起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曾经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段维诗词的好处,正在于真率与深沉,直抒胸臆,全无矫揉;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至少正在朝这个大方向努力,而且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最近几年,段维痴迷诗词习作,才思泉涌,下笔有神,佳作佳句,传诵甚广。他生活在诗歌之中,并且以诗歌咏唱全部生活。举凡世事国情、社会百态、山川名胜、个人感遇、亲友情谊,乃至花鸟虫鱼、农事工艺,几乎无时、无处、无事、无物,不可以诗词抒情状物、钩玄探奇,堪称清词丽句,美不胜收。

        其中,我特别喜欢“民生即景”(组诗十首),其对卖烧饼、捡破烂、清洁工、修鞋匠、弹花匠等下层劳苦人民的深情关切,颇有老杜“三吏”、“三别”遗风。如《破烂王》:“也占山头也立王,千人千面各阴阳。幽深府第防狗咬,咫尺故交遮脸藏。夜卧檐廊避寒露,日搜里巷抵南墙。诸君莫鄙拾荒客,生态城乡业未央。”最后两句画龙点睛,伸张人间正气,尽显时代精神。又如《弹花匠》:“一弹旧絮与新棉,扣动心声万丈弦。太息弓鸣无箭镞,且看槌落涌云烟。人间冻馁多交迫,身世卑微犹挂牵。织就温柔乡里梦,自家困厄有谁怜?”真如王国维所言,其辞脱口而出,全无矫揉而真率深切。

        作者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不仅得力于诗词写作修养,恐怕更重要的是对于劳苦群众的深切理解。作者出身农民家庭,对劳作、生活的困苦自幼即有亲身感受,又长期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情愫,他的心与讴歌对象的心息息相通,因此才能设身处地,尽显劳苦大众内心深处的悲苦与期盼。如《擦鞋妇》的“最忧儿女无书砚,端的堪怜慈母心!”《剃头匠》的“城乡渐失用武地,未必残年还改行?”都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自然咏叹,绝非城市浮华文匠所能抒发。

        诗词尤现作者风骨。“浮世感怀”(组诗八首)中,如《欢颜强作与谁看》、《物理人伦论未休》、《为人何必学逢迎》、《世态翻云还覆雨》,均可作为警世良言。其他还有《为某官员题照》、《邓玉娇刺死官员案》、《通钢事件》、《钓鱼执法》、《大学之叹》(二首)等,都表现出作者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对贪腐黑暗的谴责。作者长期在大学工作,因此对大学的道德沉沦更感悲愤。《悄然变脸》云:“大学如今巧换妆,大楼节节射天狼。大师何处传衣钵,大款登台论老庄。”《高层贪腐》云:“昔日乌纱今日枷,只缘欲壑渐无涯。伤怀莫上层楼望,不独隋堤有暮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诗歌亦可作为武器,在教学改革进入攻关的今天,诗人自然难以沉默。

        诗词集佳胜之处甚多,难以一一缕述。作者正值鼎盛年华,期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更多优秀作品问世。同时,此书不仅结集自作,而且还附有自己的习作经验和相应摄影作品,这也是一种勇于创新的可贵尝试。深信这本诗词集的出版,必将吸引更多读者对于近体诗词的兴趣,推进近体诗词在新时代的发展与繁荣。

        (《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段维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5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