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08日 星期三

    《诗经》爱情往事

    孙永娟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2月08日   20 版)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于整个历史来讲,不同的历史时期,解读经典,都带着时代痕迹。《诗》结集之后,自汉代之后,奉之为经典。《诗》变成《诗经》,吟咏世间风情的诗句也就被搁置高堂之上,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经学迷雾,于是教化礼义、义理思想、训诂实证等诸多沉重的因素被赋予了《诗经》。甚至在被古代经学者们反复咀嚼中,《诗经》更变成了训诂、考证的底本。近代以来,随着诗学研究视角的转换,使《诗经》终得脱身于经学的束缚,回归于文学和历史本身,这是历史潮流中《诗经》的常读常新。

        当下,我们能走进《诗经》的现时时代,这实属幸运。一卷《诗经》在手,透过生疏的意象、难以辨识的文字,我们能读懂什么呢?似乎只懂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那种断章取义的理解,使我们难以品赏《诗经》的美。面对诸多《诗经》注释读本的字词解释、原文翻译,我们解诗中意象所指与相关背景,难以想象《诗经》的美妙与浪漫。

        在《诗经》产生的时代,《诗经》中的每一句诗,都与现在周杰伦的《双节棍》、《青花瓷》一样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是先民们心中的动感地带。

        《诗经》的美,不仅仅是回环往复的手法,不仅仅是自然和谐的音律,而是她那扑面而来的质朴之气、荡气回肠的深情咏唱、活泼生动的生活气息。诗能打动人心主要的不是技法,而是其中蕴藉的情感。那里的美好爱情,就如《执子之手》的作者所归纳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递的爱情追寻中的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中的为我所爱不惜真诚表达;“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展现的甜蜜的夫妻关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浓郁的相思之情。将《诗经》中那一一幕幕酸甜苦辣爱情的悲喜剧、情感世界里的爱恨情愁,一位位曾经鲜活的美女,一场场往昔活脱的生活画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传神、生动地展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作者将经典与人生相结合,以故事说哲理,生动、有趣地揭示出阅读经典对完善现代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于是,《诗经》难解的诗句在作者的笔下摇曳生姿,活泼生动。引导读者重新回到那葱郁的、充满诗意的古典世界。

        孙以昭先生的《三合斋论丛》中对评价《诗经》的“思无邪”进行了翔实的解析,指出后儒把思无邪理解为“思想纯正无邪”是与不明训诂有关,更与对孔子神化相关,似乎不把孔子学说理论化、人伦化不足见其伟大。论证了思无邪的本意是“广阔无边,包罗万象”。

        《执子之手》的副标题虽为“《诗经》爱情往事”,但是全书已经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作者运用历史故事、民生习俗,中华古代礼仪诠释《诗经》,从而为读者开阔了阅读的历史环境,更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解读背景。与此同时,更是结合了现今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现当代文学作品,还是流行的电影,还有俏皮活泼的当下的语言,作者都信手拈来,放入《诗经》之中,从而使古典注入新鲜生命。《诗经》在作者的诠释之下,没有在岁月中干瘪,诗中的情感与指向,在今天依然盛开如花,使我们仿佛走进了三千多年《诗经》的时间隧道。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于一个人来说,不同阶段的成长,读经典,揉进了人生的经历,自然就有了不同感悟,这是常读常新。《执子之手》一书,更是体现了这一点。《执子之手》的作者一直致力于《诗经》研究,与《诗经》长相厮守。从之前的著作《相遇诗经》、《诗经——朴素的歌声》到《执子之手》就是作者对《诗经》常读常新的过程。《相遇诗经》中对《诗经》更多的是感官的、情绪的捕捉。从爱情之歌、草木之歌、鱼鸟之歌、婚姻之歌等出发,引导读者从《诗经》阅读中寻找人类精神家园;《诗经——朴素的歌声》从《诗经》之前的《诗》谈起,有风雅精神的论述,有艺术手法的阐释,还涉及了很多《诗经》的相关问题;到了《执子之手》,已经有了更丰厚的生命感、历史感。这是各有千秋的,这也是经典常读常新的过程。

        《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刘冬颖著,中华书局2010年10月,2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