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洁)近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国学研究院、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冯友兰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纪念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开幕。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冯友兰之女作家宗璞等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会上,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
冯友兰(1895—1990)是现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其三部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等已成为学术经典,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却表示,为其哲学名声所掩,冯友兰作为教育家的建树却长期较少被注意。近年来民国时期的大学及其校长的事迹和办学思想屡屡见诸刊物,蔡元培自不待言,还有张伯苓、梅贻琦、胡适、司徒雷登、陆志伟,乃至马相伯、蒋梦麟等。冯先生虽没有担任过校长,但从其对大学教育所做的实务到教育思想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除了长期在清华、北大任教、授业,在“事功”层面,他长期担任清华文学院院长,在清华两度校长易人的危难时刻,更是两度出任校务委员会议主席,主掌危难之际的清华校务。在西南联大一直参加领导工作,抗战胜利回归复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以前清华人文方面招揽了那么多名教授,培养出那么多人才,与冯先生的贡献分不开。我们不应忘记那是国家多难,条件艰苦,而且政治风雨冲击校园的形势下。不过他与梅贻琦校长同样,胸怀包容而为人低调,所以做了许多事不大为人所知。
谢维和教授回顾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贡献,尤其提到冯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认为冯友兰在清华的教书生涯中,提出学术至上、名师中心、教授治校、研究自由等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卓越人才、提高学术水准仍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王孙禺教授的讲话重点回顾冯先生与清华文学院的姻缘以及冯先生对清华学派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清华校友、西北大学前校长张岂之则作了名为“‘修辞立其诚’与冯友兰先生文风的特征”的主题报告,重点分析冯友兰著作的文字风格和行文特点。
会议还非常难得地邀请到众多清华老校友,比如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文洁若、闻一多之子闻立雕、张奚若之子张文朴等,诸位前贤都曾师从冯友兰先生,今日得以重新聚首,一同回忆当年的求学经历,重温西南联大时期宝贵而难得的教育经验,令所有到场者心向往之。
在清华大学即将举行百年校庆之际,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既是对于清华前辈的追怀和学习,也是对于清华教育理念的回顾与总结。会议还公布了第二届“冯友兰奖”的获奖名单,该奖金由冯友兰研究会评发,奖励在冯友兰学术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人,以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