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品读黄永玉

    杨小洲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09 版)
    《传奇黄永玉》,李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88.00元

        许多年前读李辉先生写文化老人的文章,很为他文字间的激情而感动,心愫为之所牵,早年有《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和老人聊天》成书出版,上月底读到新作《绝响谁听》,记人物沈从文、梁漱溟、聂绀弩、贾植芳、施蛰存、丁聪、李锐、王世襄、杨宪益等,可见他情怀不改。李辉长于叙述与辩思,笔墨疏简放达,让人随他激扬评论而生感慨,同时也使人看到他关心于当代文化人因政治变换所至命运叵测,以及对苦难给予深切同情,藉此可看出他心底的正直,笔底寄梅树老干以旁出新枝。除了与文化老人谈天这类写作,尚有《封面中国》对上世纪的中国政坛人物作历史回顾,俯空直下,以旁观者立场作冷静思考。除记录文化老人生平,复对这些文化人物的作品给予关怀,编有百余种文化老人作品丛书及自述,由此可看出李辉的情趣寄托。从这个角度作以观察,当明晓他的正义心与使命感促成他用文字记录流逝的历史,让当今的人不忘过去,给后来者了解往昔,二十多年以来靠个人微薄之力尽心于斯,倒是很令人心生敬佩。

        前日读到他新作《传奇黄永玉》,是为黄永玉先生所写个人传记,从文字上来作比较,依然延续早年写作的热情,注重大历史下的个人生存,细读便可感受到作者渐趋沉稳的观察态度,和对时代背景史料的细致挖掘。早些年读黄永玉所写文章,觉得喜欢,又曾到京郊通州之万荷堂观赏老先生庭院,也是一番喜悦。几年前写有几篇谈黄永玉的文章收在《快雪时晴闲看书》里,曰:“大约受苗民强蛮性格的影响,即便沈从文这样温性的人,也有彪悍一面。而黄永玉则更要算成另类血脉,是纯真里藏霸气,通达中有刁蛮,率真见性。这些气息富于质感,清晰可爱,当然也颇为好玩。譬如为领导作画送礼通关节,可知他市俗,然而为平民仗义执言,又见他正直憨淳。乡情与豪气间,浑然大俗大雅的情性,实在有些趣味。”算是一点感受,读这本《传奇黄永玉》后,方知李辉采集资料颇为详实。以前读黄永玉的故事,其早年经历皆以流浪或闯荡敷衍过去,过程皆语焉不详,或许伤心莫问前朝事,黄永玉本人不曾与外人道及,这些尘封旧事到李辉笔下才有细致的情节交代,读来才知明细。不过李辉自己对此书的认识:“其实,《传奇黄永玉》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传记,它更像一本介乎于传记与评传之间的散记。或以故事叙述为主(缺少史料印证的早期生活),或基于史料的发掘来解读传主与某一具体人物的关联(如与沈从文、汪曾祺的交往),或借传主的故事进而展开对某一时期美术界整体的考证与叙述(如‘文革’美术风云的碎片拼贴)。从时间上看,所描述的生平与创作,集中在一九二四——一九七六年之间。从这一点上说,本书应是《传奇黄永玉》的第一卷,而一九七六年之后的生平与创作,应是下一卷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传奇黄永玉》未完,而“从传记写作的角度来说,下一卷的写作可能更有挑战性,也更有历史分量”,则表明李辉对写作黄永玉传记胸有良策。“黄永玉近年来酷爱斑斓色彩,突出重彩效果”,似乎李辉要在下卷里多从艺术阐释上费些笔墨也未可知,好在李辉与丁聪、黄苗子等艺术家多有来往,对绘事赏鉴自有修养。

        《传奇黄永玉》由《在凤凰的日子》、《江湖行》、《黑白之美》、《拼贴风中碎片》、《追寻“黑画事件”始末》五部分组成,前三部分记叙黄永玉早年生活,后两部分叙述黄永玉自香港归国后所经历的政治风云。书中有黄永玉口述历史,也有李辉的资料挖掘,一些传主记忆失误或错记之处,经李辉考证得以修正,这大约要感谢李辉平日所作资料收集的嗜好,曾见过一帧李辉立于书架前的照相,可看到他身后书架里置放皆硬板资料盒,本来李辉醉心文化老人的人生际遇,拥有史料当为必需,而获得史料的故事也成为李辉自身的传奇,譬如他于书肆地摊购得“杜高档案”一事,已是史料收集者经久乐道的话题。

        黄永玉早年离家,与他母亲倔强好胜有些关联,书中记述:“在一九三七年的春天,母亲既未与父亲商量,也来不及通知父亲,就请一位乡亲带上十二岁的黄永玉到长沙去,让父亲能安排他在长沙考中学。”不想黄永玉到长沙见父亲,又经辗转,被送往厦门集美中学,“父子终于分别踏上各自的行程。到此刻,黄永玉这位即将年满十三岁的凤凰少年,离开父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漂泊”。不过这种漂泊对人生亦多良益,由漂泊而磨练的个人,多能有所成就,李辉对此的见解:“八年漂泊,把黄永玉从内心到外形重新打造。他以自己的行走方式,以在漂泊中拥抱艺术并最终成为艺术家的过程,融入了一个时代。”倒是很适宜的总结,也由次引出一个话题:“文艺青年的漂泊,在五四时代形成而蔚然成风。后来和沈从文、黄永玉均有过密切关系的作家萧乾,一九二九年独自漂泊汕头时,曾在笔记本上写过这么一段盛赞漂泊的话:‘近代中国青年,一种很好的现象,就是以漂泊为快乐。’”俗语有人生三怕:一怕少年得志,二怕中年丧子,三怕老来入花丛。可见少年时期多些苦难对成长有好处,所谓大器晚成正是应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也可视为黄永玉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虽有精神折磨,却依然得以自我解脱的原由。书中《追寻“黑画事件”始末》一章分作六节,详述黄永玉画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遭受的批判,成为黄永玉人生最精彩的部分。

        我们这代人看黄永玉绘画,已多是泼墨或彩绘,以及人物小品等,所知他早前以木刻著称,然所见甚少,偶见上世纪五十年代《阿诗玛》小册子,叹其精彩。此黄永玉木刻作品,《传奇黄永玉》收黄永玉早期作品颇多,尤以木刻为佳,造型与线条皆美,令人观之击节称妙。“香港四年,是黄永玉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他进入了收获季节,其艺术创作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在这里,创作形式由木刻、漫画向速写、油画等多品种拓展;在这里,他举办了一生中最初的三次画展;在这里,他得到最早而又最集中的名家嘉评与推广;在这里,他又招致来自左翼文化阵营的指责与批评……”此语多有抒情,当知作者随人物的遭际变化而心起波澜。李辉在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翻查拾获黄永玉香港时期资料中,有白思《黄永玉“告别”了么?》一篇,文中有“都是一些卖弄线条、色彩和小趣味的‘烟囱’、花等无聊的东西”一语,意在批判黄氏木刻作品,半个世纪过去,回头再看黄氏作品,才感觉到正是这些线条、色彩和小趣味的艺术技巧,使得这些作品不朽。黄永玉一生的沉浮起伏大半类此,这正是其人生经历值得玩味之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