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意大利,荷尔蒙弥散

    杨 栗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17日   11 版)
    《地中海的婚房》,刘国鹏著,金城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29.30元

        书名《地中海的婚房》出自作者对西西里的描述,因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拜占庭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西西里历史上插足,留下供人凭吊的遗迹。同样,意大利不啻为多元文化媾和、发酵的婚床,于是,也就让这位来自一个完全迥异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年轻气盛的学子在此发了一回癫狂。

        这个意大利的“槛外诸境”,作者是依了直性情和一颗不设防的赤子之心去体悟,也就不免受寒和受伤,不过,即使再怎么寒热,却掩不住满纸雄性荷尔蒙的气息袭来。

        这股子与生俱来的蓬勃生命热力,火力颇旺,消解了意大利作为艺术电影时装歌剧足球之国的空洞符号,也消解了后现代社会光怪陆离的错愕,大大弥补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真空,让意大利如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凝固在纸上。

        似乎唯恐丰富的智性和固有的骄傲,让自己迷失、僵固在干巴巴的史实当中,作者没有让它沦为一本教科书或个人体验版旅游手册,而是凭借真诚和坦率,游走在这只摩登“欧洲靴”之上,用自己肆无忌惮的目光去触摸,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感受它的呼吸与心跳。

        在全球化把一切变薄的今天,古老的游学方式也在变。如何让自己的“看”不失去意义——因一切所“看”都已有了视觉和心理的深度预演,如何让个人体悟不沦为书斋里倒腾文字的低吟浅唱——因这样的文字本来就是文人颓靡的看家本事,如何让体悟逃脱旅游方式的类型化和格式化解读——因有关意大利的旅游手册在市面上已近乎泛滥,作者与生俱来的真性情至关重要。

        作者的杀手锏之一是“煞风景”。譬如在帕尔玛凭吊帕格尼尼绝对不需要小提琴的如泣如诉作为伴奏,即便有,也是深夜里不知所出的诡异和神秘,此番凭吊配的是火辣辣的烈日艳阳、干瘪的小花和开门人不许拍照的横刀拦截。杀手锏之二是“文化比较”,这全拜平日学养所赐,也就刀刀见血,不留情面。譬如剖析米兰人的性格,直接联想25年前米兰与上海义结金兰的惺惺相惜,大概也就知道米兰人是什么德行了吧。杀手锏之三就是“性”,虽然这一手不新鲜,因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拿性来譬喻,但关键要说的巧妙而不流俗。譬如西西里这一比,又比如对色情女明星波兹的深究,有了惜花的柔情和哲学的高度了。这样的真性情大约就是一种个人魅力,也是阅读时好玩之处,一点憨痴,一点狂傲,一点点“色”加上一点点“点儿背”。

        游走和性爱向来是一对不朽的搭档,况且意大利!男女欢爱本就是两情相悦,所以这里也就有了波兹参加的“爱党”出炉。但丁在意大利,拜伦在意大利,托马斯·曼在意大利,无数骚人墨客在意大利流连徘徊,就像一处永不凋零的欢场。到了这里,该有的自然需求也就有了,该自然发生的也就发生了。爱变得这么自然而然。但是,作者似乎恰好把握住了那个节点,有前面所说的智性的牵绊,而且还有“发乎情,止乎礼”的东方式的挑剔、暧昧、曲折和羞涩,更有欲哭无泪、并让人读来忍俊不禁的“桃花劫”,大大抵消了乏味的生鲜猛料和多情泛滥。

        尽管各篇文字略显参差,因杂志专栏结集而成,不免散点透视,但作者博览群书的渊博,尤其是那种学者式的锋利和刁蛮,混合了诗人和艺术家的单纯气质,让他笔下的意大利雄性荷尔蒙的气息久久弥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