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落幕,上班族们消耗完本年度最后一个连续若干天的休整机会。可是很多人的长假不见得比上班清闲,君不闻有关部门纷纷公布喜人数字──铁路运力增加、旅游业收入猛涨、商业盈利上扬,来北京逛故宫的、去上海看世博的……数字意味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拉动内需的消费,不知何时我们的假日往往与放松身心关系不大,与阅读更加无关。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不缺少急功近利的阅读,但提升修养陶冶心性的时间被忙碌生活切割成碎片,那么长的假日,为何不试试给自己一个书香漫溢的黄金周?
这自然只是我一厢情愿的题外话,何况下一个黄金周已远在明年。好书不应被时间抛弃,眼下的佳作一年后读来未必不齿颊生香,且看本期推荐榜书单。台湾历史学者唐启华的《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是近期历史类图书中重要的一种,作者力求用大量史料和宏观、客观的治史眼光回望北洋时期的修约历史,将简单的一元化思维遮蔽下的史实托出水面,而美国历史学者、汉学家狄宇宙的《古代中国与其强邻》则将研究与叙述的视角投射到公元前900年到100年间中国北疆与游牧民族的对抗关系上,从重要历史事件中提炼出颇富新意的观点,旅美学者李峰专事西周历史研究,《西周的政体》是其针对这一领域又一力作,以西周铭文为据,从政治制度入手,深入剖析西周的政体、国家概念、对外关系等。
美国史学家史景迁的著作因兼顾史学性与可读性一直在中国不乏知音,他的近作《前朝梦忆》系明代散文家张岱的传记,文笔优雅,史料充分,写张岱的际遇和思想,实则在写晚明世象,彼时江南士绅的精神脉络。法学家江平的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记录了传主大半世纪的人生起伏与学术生涯,他所经历的历史风云与政治波动,他忆及的故人往事,无不有着大时代的烙印,一个人的回忆也堪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的缩影。此外,国际问题专家何方的《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及《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亦是近来值得一读的传记、纪实类图书。
文学书方面,港台及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仍屡见引人注目之作。台湾作家、译者唐诺的《阅读的故事》与其前作《文字的故事》一样,是信息量丰富、文字有趣又表现方式别致的作品,举凡与书与阅读相关的思绪话题皆可入笔下,是事关阅读的随笔,也是潜移默化倡导阅读的“工具书”。旅日作者李长声居日二十多年,对日本的文学、文化、出版乃至世情百态皆有切身了解,《枕日闲谈》是他近来接连出版的几本谈“日”书中无论选文还是装帧都较好的一本,短小篇幅举重若轻地说一个话题,读着流畅又有所得。居京香港作家、媒体人陈冠中的长篇小说《什么都没有发生》写了与他个人年龄、经历有些类似的“婴儿潮”一代的迷惘与自由,在无羁的人生背后,其实,什么都发生过了,甚至,连结局都发生得那么惨烈。翻译小说继续扮演着书市的热闹角色,获去年布克奖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狼厅》无疑是其中的重量级作品,而乌拉圭大作家胡安·卡洛斯·奥内蒂的小说集《造船厂》则继续带领读者领略拉美文学的魔幻魅力。随着巴尔加斯·略萨摘得诺奖桂冠,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作品或重出或继续引进,读者大可静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