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消灭传统就意味着慢性自杀”

    有专家称“传承非遗须融入当今社会”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13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西部是偏远的、文化传统保持相对完好的社会,但是我们下去以后,发现不是这样,它们正在迅速消失之中。”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首发式暨费孝通思想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组长方李莉对当前西部的文化保存状况表示出这样的忧虑。

        方李莉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快速转化,西部的传统文明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西北最大的陶瓷地,目前已是一片荒芜。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手工业生产,传统技艺正在消失。”

        为了抢救和保护西部人文资源,2001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西部地区的四十几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84名学者,成立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另外,为了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及理论总结工作,还成立了“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由国家文化部立项,两个课题均为国家重点课题。其中,后者通过资料梳理、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最后完成73篇考察报告,并按内容编辑成5本考察集、4本考察笔记、3本论著及1本总报告书,命名为“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近期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指出,当前,商业化对文化的破坏非常严重,很多地方政府将文化产业化、物化,从而达到牟取商业利益的目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祈庆富说:“如果以这种‘保护’的方式进行下去,最后,很可能我们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在保护的过程当中灭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