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北京文学》创刊60周年受到社会广泛肯定

    耿翔、江子等十作家获第五届老舍散文奖

    记者 方文国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9月29日   01 版)

        本报讯  近日,《北京文学》创刊60周年庆典暨第五届老舍散文奖颁奖活动在京举行。耿翔《土地的黄昏》、江子《血脉中的回声》、赵大年《菜羹香》、秦锦屏《女子女子你转过来》、阎连科《在富锦的想象》、周振华《我和父亲的那段岁月》、安然《哲学课》、韩小蕙《德国的人》、张成起《一把转椅的诉说》、林渊液《黑白间》等10位作家的10部作品获奖。

        《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北京文学》60年的历史。60年前该刊秉持“直接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理想,60年后依然坚持“为读者办刊”的共识,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并推出了《龙须沟》《那五》《受戒》《单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一大批文学名作,60年来,总共出版发行577期刊物,发表数以万计的作品,成为当下文学界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之一。 

        《北京文学》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文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党的双百文艺方针,坚持二为方向,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办刊新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为繁荣首都文学做出了努力,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受到社会广泛肯定。

        与会的《北京文学》老编辑们热烈交流,回首往事,对《北京文学》的未来充满期望,并寄上深深的祝福。 

        大会同时揭晓了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评奖结果,并为获奖的10位作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庆典期间,播放了北京文学月刊社为此次60周年庆典特别制作的纪录片《北京文学:风雨六十年》,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这部长达40分钟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精美的制作,生动而艺术地展示了《北京文学》60年的风雨历程,忠实记录了其走过的足迹。

        北京文学月刊社还向与会来宾赠送了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文学》创刊六十年丛书”,该书共四辑,包括《从森林里来的孩子——60年来获全国奖作品集》,《受戒——60年来未获全国奖但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集》,《喜鹊登枝——著名作家的成名作或小说处女作》,《记忆与足迹——〈北京文学〉史料选及征文作品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