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部凝结了作者二十余年心血和劳动的作品,不仅让张炜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有重量的新收获。”近日,《你在高原》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像张炜这样的一批优秀作家,中国的当代文学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厚重与分量。同时,与会专家就《你在高原》所体现出大作品的品相以及对于大时代如何推出大作品进行了热烈讨论。
担当是出大作品的重要前提
“集20余年之工,一次性推出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多达10部、39卷、450万字。虽然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数字背后隐含着作者为这部作品所付出的超常心血和巨大劳动,不言自明。”铁凝指出,具有创作的自觉意识和把文学视为信仰的作家,才能够不断坚定担当的意识,倾力专注于文学创作本身,这当是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大作品的重要前提。《你在高原》的写作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说,一切伟大作品的作家都是有信仰的,但是扪心自问,这样一个时代,思想的动荡以及各种犹豫,已使我们的思想其实并不成体系。而张炜是有信仰的作家,《你在高原》表现了他持之以恒的信念始终毫无疑问地存在着。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说,作为一名写作的同行,他对张炜的创作精神表示极其敬佩,张炜的这种创作精神创作行为,对当代作家以及全世界作家都有榜样的意义,因为今天作家的创造态度有一种功利心。“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你在高原》是伟大作品,至少它和大作品还是匹配的。我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文学需要张炜这样的作家,需要张炜的文学,我们希望有像张炜这样呕心沥血的精神,我们的文学高原也必定会达到。”何建明说。
《你在高原》具备大作品的品相
张炜只要写一卷、两卷或者三卷,都会毫无疑问地站在汉语文学的高点上,他为什么写十部?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力量?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听到张炜出版十卷本长篇时的疑问。他说自己很长时间不敢看,担心看了之后,张炜原有的形象会在心中瓦解。然后阅读之后,陈晓明坦率地说,自己被“击败”了。“如果汉语文学有高原,《你在高原》就是高原;汉语文学有脊梁,《你在高原》就是脊梁。它孕育出汉语文学的很多内涵,超出了现有的文学理论和支持。”
其实不只陈晓明有疑惑,评论家李建军也有同感。“十卷本能叙述什么?”李建军读完长长的十卷本作品之后,用“非常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张炜一贯的细腻、诗性、唯美的语言和叙述的方式,那种对自然充满了亲和与爱的态度,在十卷本里面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认为作品中有强烈的、深沉而热切的家园意识,它是无形的,但是也可能是人所能剩下的最后的珍贵,所以张炜坚持的是抽象的心灵家园。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义勤认为,《你在高原》是代表张炜及当下文学追求和文学信仰高度的小说,特别对于文学传统的坚持,这种自信在当代作家里非常少的。吴义勤说,传统文学对诗性、修辞、景物描写等传统的文学元素,曾被视为落后的元素,但张炜一直将这些元素不停地进行阐释和建构,并把这些文学元素魅力重新提到一个高度。另外,《你在高原》具有思想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度,对于时代和人的解释,现实和历史的解释,对现代化和精神乌托邦的认识等都进行了追问和拷问,这种拷问对这个时代的思想是一种贡献。
评论家白烨和何建明共同为《你在高原》总结出了“四气”:底气(或者叫地气)、元气、正气、才气。评论家吴秉杰进一步坦率地指出,他相信当代文学史上能够留下的名字很多,但是像张炜这样的作家是可以长久留下的。
精神追求是大作品的内核
该怎样认识张炜这样勤奋、多思、有强烈独立追求的作家?怎样看《你在高原》?评论家雷达认为,张炜是一个精神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作家,这既是他的活力之源和魅力之源,也是失意的乌托邦。雷达说:“张炜为了尊严的斗争,更多描写了人与自然及自身的和谐。张炜的《你在高原》的出现是中国当下一个欣悦之音。”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注意到,中国有那么绵长的海域、海岸线,中国文学里与海有关的文学创作却非常薄弱。在《你在高原》中,我们看到海的创作的新的界面,这个界面有无穷的发展的可能性。“张炜把一个物质的、物理的海,变成历史之海、时代之海、内心之海的时候,就变成一个沧海寻人的主题,我觉得这是张炜了不起的地方。”
张炜的《你在高原》相对于以前的写作明显有一个转变。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张炜从上世纪8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转变为现在的精神之旅,这样的转变对作家存在的意义有一个认识,或者他彻底放下求真的负担,在求善的旅途上决绝地走到底。因此证明张炜是一个有质疑精神的作家,“最重要的是,张炜坚守的立场和信仰,他是要把这样一种文学方式体现出来,就构成了小说丰沛的文学性,在这样一个红尘滚滚的文学世界里,执著地提着一盏灯,提醒人们不要放弃文学的追求,我以为这就是作家存在的意义。”
读张炜的小说在当下是有特殊意义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说:“张炜写东西很简单,他对理想的追求很坦然,精神上很干净,这样一种精神的追求恰恰是我们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在张炜的小说里,知识分子的人文理想扩大到爱中国的民间,他笔下的人物最后都是回到田园,回到葡萄园,回到海边。“知识分子最终是在民间大地找到他的根,找到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