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8月18日 星期三

    辛勤耕耘一甲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教材建设60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编辑室 饶汉昌 田载今 章建跃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8月18日   03 版)

        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和教育价值(特别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养成理性精神上)举世公认。数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门主科。人教社自1950年成立至今,长期致力于研究、编写和出版基础教育教材,数学教材占有重要地位。

    回 顾

        六十年间,人教社先后编写、出版了十套在全国范围使用的中学数学教材,我们选取了几套代表性教材,重温这一辉煌历程。

        1951年,人教社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数学精简纲要(草案)》编辑出版了一套中学数学精简课本,由此拉开新中国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序幕。这套全国通用的中学数学教材,对于统一教学内容和要求,结束各校在数学教材使用上各自为政、版本繁多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1961年,人教社已先后编写出版三套中学数学教材。这一年夏,中央文教小组指示,要总结前几套教材的编写经验,重新编写质量更好的教材。人教社在1961年草拟《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后,积极投入编写出版第四套全国通用中学数学教材(“新十二年制课本”)。叶圣陶社长亲自对几何教材进行文字修改,华罗庚、关肇直、丁尔陞等专家审阅把关。这套教材从设计到实施,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和规范的操作程序,编者高度负责、兢兢业业、严谨细致,认真做好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使1963年问世的这套教材达到了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建设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采用分科编排体系,初中分科为代数和平面几何,高中分科有立体几何、代数、平面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其特点是“内容充实,严谨细致,突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利教利学”。

        1977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振兴教育所面临的任务,明确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要在20世纪内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根据1978年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人教社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五套通用中学数学教材,从1978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按照“精简、增加、渗透”的方针,教材精简了部分传统内容,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概率统计、微积分、逻辑代数等较新内容,并将集合、对应等数学思想贯穿其中。在体系上,强调知识间的联系,采用不分科的混编,高中内容以函数为主要线索。这是一套改革力度较大的教材,在拨乱反正,结束十年浩劫造成的教学混乱,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我国教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吐故纳新”的改革方向正确。但是由于改革步子大了些,某些内容和要求超越实际,教材在试用中遇到一些困难。在随后十多年陆续编出的几套教材中不断地对其中要求偏高的部分进行了降低调整。 

        至1990年代初,人教社根据教改需要又陆续编写出版了第六至八套数学通用教材。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与义务教育衔接的高中教学大纲先后颁发。此时,已开始实行教材 “编审分开、一纲多本”制度。人教社编写的第九套中学数学教材应运而生,其中包括:(1)在1990年秋开始的教材试验基础上,新编的初中教科书《代数》和《几何》。它们经审查通过自1993年秋起向全国供书(有三、四年制初中两种版本),在国内不同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中居使用量之首。(2)1997年起开始试验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2000年起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教材中,初中按代数、几何分科编写,高中数学为混编体系,其中有微积分初步、概率统计等内容。教材的特点为: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注意培养能力,使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结合,以统一性为主兼顾灵活性,联系实际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数形结合。这套教材的研究时间长,经过了先试验后推广的过程,实验区域大,实验过程规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教师中有较好的口碑。

        步入21世纪,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人教社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组织国内一流专家和教师,聘请中科院林群院士和北师大刘绍学教授分别担纲初中和高中A版教材的主编,编写了第十套中学数学教材。本套教材在激烈竞争中经历了严峻考验,在200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至九年级)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B两种版本,通过审查进入试验省市。这套教材采用了不分科的综合编排体系,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新内容(例如概率统计、框图、算法初步等)得到加强。教材尊重数学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突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关注数学文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呈现方式。随着课改的深入,人教版中学数学教材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使用者的肯定,目前全国有近60%的初中生和90%的高中生使用人教版数学课标教材。这套教材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 考

        回顾六十年中学数学教材建设,可以窥见其中的发展脉络。从教材编写的关注点看,最早是单纯的数学知识,后提炼出“双基”,后又增加了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现又增加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反映出编者对数学的教育价值和数学素养的认识趋于全面和深入;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经历了由以分科编排为主,逐步走向合科混编体系的变化过程,数学内部的横纵联系越来越受重视,体现了编者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教材知识内容的更新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的内容的扬弃以及与现实生活和科技进步联系密切内容的增加,反映了编者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开放精神。在长期的教材编写实践中,人教版中学数学教材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例如:讲究知识的逻辑顺序、讲清概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强调“便于教学”、强调双基训练、强调数学能力的培养等。

        编写科学、先进的教材,需要安定、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需要教材编写工作者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我们对下列几点体会颇深。

        第一,教材建设任重道远。良好的数学素养已成为现代人适应时代和服务社会应具备的条件。数学教材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继承与发展是教材建设中永恒的主题,教材改革应在继承已有成果基础上,不断地、稳妥地渐变。因此,教材最好是出“第二版”“第三版”……要避免频繁编写出版“新编”教材,这样不仅有利于教材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还可以降低教材编写、实验环节的风险与投入,大大地节约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

        第二,教材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接受教学实践检验。为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是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数学学习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途径之一,应是数学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教材建设是实践性极强的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极其重要。教材必须经受教学实际的检验,不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升与完善。

        第三,教材建设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数学教材建设需要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指导,教材建设的自身规律需要研究总结并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好的教材的产生一定有深入的研究先行,没有研究为根基的编写,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创新之作。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各方面的有益经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材。

        第四,要注重编写队伍的建设。数学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过程,需要有一支数学专业素养好、教育心理理论水平高、了解数学教学实际(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热爱教材建设事业、有奉献精神的编写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实现教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