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8月18日 星期三

    启动百部精品工程 正在筹建《译道》网站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蓄势待发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8月18日   05 版)

        作为一名作者和读者,当自己被世界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打动时,会首先想到感谢翻译家。没有他们奉献的智慧,很多读者将会是璀璨的文学星空下的盲人。在近日举行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   

        如今,这些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荷兰、乌克兰、埃及、韩国、日本等26名外籍翻译家和中国翻译界人士齐聚北京,将几十年从事中国文学译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相互分享,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国文学译介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翻译和研究的经验,提出了诸多中国文学翻译的建议。

    莫言小说外译本最多

        从翻译作品语种和数量上看,中国内地一批实力派中青年作家占主体地位。其中,莫言小说的外文译本是最多的,有46种。苏童和余华的外译作品都有19种,池莉和王安忆有13种。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即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中,王蒙有25种,冯骥才有15种,张洁有12种。从译介作品的文体上看,最多的是小说,共约578种,占到总数的2/3以上。

        中国作协创研部李朝全分析说,1980年以后,西欧(特别是法、英、德)和美国、日本等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幅度加大,作品题材涉及多方面。在此期间,中国最优秀的一些文学作品如《白鹿原》等都得到了翻译;其次,一批受到大众拥趸和喜爱的作品如《狼图腾》等也得到了翻译。同时,一些在中国有争议的作家或作品被译介到国外,这可能受到了外国出版商的市场取向和外国受众好奇心理的影响。

        “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刘震云幽默地道出中国文学在世界之林中的处境。他指出,不同民族的翻译家看待作品,跟作者本身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他说:“你的作品是不是批判什么,我觉得已经过时了。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不是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任何一种政治和社会很快就过时了,但是生活永远是恒定和常青的。”

        作家徐坤认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1989年以前,即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状况。“他们认可的作家和作品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说的最多的都是成长于80年代,前期他们的写作出名了,通过电影传媒的渠道在国外获得了影响,同时在翻译家当中的影响延续下来了。我想听听谁会念到更年轻一点的作家,剩下就是剑走偏锋,什么流行的宝贝、娃娃属于边缘化的、另类的。”徐坤表示,自己的作品都是零星翻译的,因为市场的问题,长篇小说的翻译谈过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因为国外出版商也认为成熟的作家有了前期的铺垫打开市场,更具有影响力,而培养一个新的作家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

    中国知名作家和经典作品在海外至今仍少有人知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今年的世博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新的精神面貌。截至目前,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几乎没有不被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国外文学名著在中国一译再译,很多经典名作被多次翻译出版。但是,中国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在海外至今仍少有人知。

        据统计,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有150多位,只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1.3%。仅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文学译介工作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多大?曾翻译过余华《活着》等文学作品的美国翻译家白睿文反问,在海外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拥有很高知名度,但有多少人了解丁玲、莫言、王安忆、余华等作家?《卧虎藏龙》《英雄》等大片颇受欢迎,但又有多少人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而恰恰是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信息和特征,需要加以推介。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也指出,当今,外国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大量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吴伟指出,对中国作家而言,目前还缺乏专门为外国读者创作的“外向型”的作家以及作品。有些国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大于当代文学,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的一个制约因素。此外,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翻译家的工作,翻译家的工作越出色,原著的国际影响应该越大。美国汉学家、波摩纳学院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白亚仁先生指出,中国作家的创作倾向、中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外国图书市场等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国际地位。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的交流变得更加重要。但是文化差异及不同的体制所导致的翻译困难不可忽视。英国翻译家蓝诗玲女士说,英语国家对翻译作品存在普遍反感。甚至出版社都不愿将译者的名字放在封面上。翻译工作自身的特点和国外市场的需求本身限制了翻译作品的推广。

        另外,中译外的文学翻译队伍阵容仍不够强大。文学作品的翻译难度大,对译者的水平要求高。译者不但要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有深入的生活经历。德国翻译家郝慕天说,德国翻译出版界就不大敢碰中国文学,因原文的理解有难度,翻译就比较麻烦,有些小出版公司不愿出版中文书籍,因为商业运作能力有限,使得发行存在困难。

    重视中外译者的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古老而神秘、现代而强大的中国越来越多地被国际关注。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因此也变得非常重要而紧迫。与会者交流了他们在翻译工作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他们认为,中国译者要积极寻求与外国翻译家和出版界的合作,也要重视中外译者的合作。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从自己从事翻译得到的重要启示,就是最好组成一个包括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翻译搭档。对于中国译者,与外国翻译或者编辑合作,不仅是一个较好的工作流程,更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研究是翻译的前提。译者要与作品产生共鸣,译者用母语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条件,外国译者要充分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背景,并最好有中国生活的经历。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翻译什么、引进什么样的作品,不仅仅是评议转换层次的译者的个人活动,它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借鉴什么吸收什么的重大问题。选择一部作品,要求译者对这部作品的各种价值要有深刻的理解,包括对原作风格的识别,对原作审美价值的领悟,甚至对作品所蕴含的细微意义也要有细腻的体味。南京大学教授许钧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家直接的交流,无论对选择作品,还是提高翻译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

        翻译家傅浩提倡建立翻译批评机制。翻译家不光要做实践,也要做批评,要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译本,而不是为了互相攻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高兴说,单凭着对文学的热爱,是很难支撑翻译工作的。所以他呼唤评估体制、鼓励体制,希望文学奖能进一步得以健全。中国政府和文学组织应该建立翻译资助机制,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奖励翻译家,有利于翻译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个人翻译要与系统组织相结合。与会者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出版组织推出的文化产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是译者、出版社和文学研究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重视作品和翻译家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翻译家必须理解作品,他们的生活经历对他们翻译类似的作品非常有帮助。要重视汉语教学的普及,从而引导、培养更多的读者,同时也促进中国文学的翻译与推广。

    全球化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铁凝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写作,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她同时坦率地指出一些作家写作的功利性。她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三个“乐于”:中国作家协会乐于帮助译者联系中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出版商,协助解决版权;乐于帮助译者申请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资助;乐于连续不断地为翻译家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与中国作家接触、交流的机会。

        据悉,目前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对外文学译介相关的工作包括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即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国家图书推广计划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何建明表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得到翻译家的重视,通过翻译家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家享此殊荣。

        中国译协前秘书长王明杰先生介绍说,国内正在筹建《译道》网站。不远的将来,国外译者都可以从这个网站中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作品和资料,中国文学全面对外译介正呈现出蓄势待发的良好局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