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城市壁画的未来之路

    《 文摘报 》( 2023年04月19日   06 版)

        今天,壁画不再是建筑的附属品。壁画能反映城市中人对空间的认同与质疑,反映这些城市使用者们对空间的审美需求与欲望、对精神的诉求。壁画艺术家们由此营造与解构城市文化意象,用艺术的方式解读并回应社会问题,同时寄寓憧憬。

        当代城市中的壁画早已不局限于墙面的静态构筑,而是成为城市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助推器。如2000年的《世纪坛》壁画、2008年的奥运会场馆壁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壁画以及京沪等地的地铁壁画等等,都参与了城市性格的塑造。

        城市作为人类享受文明成果而聚居的特殊空间,已然成为时代与文化特征的承载者。事实上,地域物质文化对壁画创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也是造成壁画多元形态的重要力量。壁画家拓展媒介、转换媒介,就会赋予作品以新的叙事模式,呈现新的形态。如今较为成功的案例,如深圳华侨城景观艺术石雕壁画,壁画家就地取材,以当地巨石为承载,在不同颜色的巨石上雕刻,壁画与巨石融为一体,形成了完美的艺术形态。再如北京地铁6号线金台路站壁画,采用传统的彩色玻璃,在灯光的作用下表现夕阳西下的京城晚景,画面传达的视觉效果极具地域色彩,形成了全新又极具古城燕京特征的壁画形态。

        在当前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壁画经常沦为文化快餐式的装饰,市民和观众往往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随着城市文化品质持续提升,维护与坚持作为一门公共艺术的壁画的创作职业水准、抑制过度商业化的要求,是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和需要,是城市化建设的新要求,也是艺术与生活、经典艺术与群众文化之间关系的新调整。

        (《文汇报》4.8 王岩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