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研究生学术志趣哪儿去了

    《 文摘报 》( 2023年04月19日   06 版)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24.25万人,比上年增长5.61%。然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却发现很难找到真正有学术志趣的研究生了。

        在学生和家长心中,读研的目的是躲避就业压力,暂时延缓就业,提升学历以及毕业院校的层次,以便在研究生毕业时提高职业起点。但这对学术机构来说却不是好消息。尤其对学术导师来说,作为与研究生利益最为相关的主体,他们接收没有学术初心的研究生会感到十分失望。

        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标准出了问题。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招聘的筛选成本,往往会将毕业院校、学历学位等条件作为简历筛选的必要条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考研高考化”现象。

        就业取向的考研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研究生导师的选材难已经变成了一种共识。对此,导师所能使用的对策非常有限。甚至有高校教师被迫在官网发声明:“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生2~3名;请打算以后彻底脱离土木行业,转行去计算机行业、金融行业的考生不要联系我。”这本质上是研究生导师对招生对象的学术志趣做了一点约束,本无可厚非,却依然引来热议。更多的导师只能在和研究生进行双向选择时对其“约法三章”,但这些做法的约束力都非常有限。

        未来,我国研究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识别和筛选出真正有学术志趣的青年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中国科学报》4.11 张端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