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说《酒诰》 道《酒训》

    《 文摘报 》( 2020年10月29日   06 版)

        喝酒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最近读史,发现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在喝酒方面早就有宏论。

        最早谈论饮酒的是周公旦。《尚书·周书》中说,周公旦辅助成王,他分析商朝灭亡的原因,颁布了一篇著名的带有政令性质的文献《酒诰》。诰文中说,“无彝酒”,告诫人们平时要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对于聚众饮酒的人,抓住后要处刑;“戒湎酒”,要求人们尤其是统治者,不要沉湎于饮酒作乐,认为酒是大乱丧德和亡国的根源。很明显,周公旦把饮酒问题放到了政治的角度,认为饮酒行为事关国家政治,事关政权安危。

        北魏王朝的元老、经历五帝、任北魏政权要职达五十余年的高允,写过一篇十分重要的奏章《酒训》,献给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孝文帝非常喜欢这篇《酒训》,一直放在身边,以诫自己,常告诸臣。高允在《酒训》中说,远古的圣王和乡民共同聚会饮宴时,只用水来代替酒祭祀祖先,用浊酒与乡民共饮表达不忘祖先看重百姓的情意。饮酒彰扬人们相敬的礼节,在礼仪上互不亏欠。饮酒如果不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情意,就违背了饮酒的宗旨。他在文中举了纣王耽酒而亡国,周公发布《酒诰》而国昌的事例,说前者“长世而为戒”,后者“百代而流芳”,朝廷上下当以之为鉴。高允在文中说:“酒之为状,变惑性情,虽曰哲人,孰能自竞。”过度饮酒,可以使人性情畸变迷乱,即使很聪明的人,谁能因醉酒而不失态呢?结果会使“在官者殆于政也,为下者慢于令也,聪达之士荒于听也,柔顺之伦兴于诤也,久而不悛,致于病也。岂止于病,乃损其命”。所以要“无以酒荒而陷其身,无以酒狂而丧其伦”。

        从《酒诰》到《酒训》,我觉得令人最要好好品悟的有三条:其一,为政者千万不能因酒乱政、耽政。其二,牢牢把握饮酒表达和增进情意的初衷。其三,切不可饮酒伤身。

        (《新民晚报》10.22 洪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