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提前知道消息未必是好事

    《 文摘报 》( 2020年10月29日   07 版)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很多消息,而且是知道的越快越好。其实,急迫地去探究许多未知的、并不影响自己日常生活的信息,是没有特别大的必要的,甚至无益。然而,有些情况下,如果尽快了解到自身的基因风险以及减轻这种风险的方法有可能会让人们提前规避,生活得更健康,那不是好处多多?为此,神经科学专家决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去了解“先知”和“后知”这两种状态,哪种更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快乐一些。

        这就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们身体里的神秘物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它的作用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在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人们容易迷恋使之快乐或兴奋的事物,因此,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也主要是由于多巴胺。

        那么,多巴胺与“先知”和“后知”有什么关系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内容是训练猴子看屏幕以换取它们想要的奖励。猴子们有两个屏幕可以选择:第一个屏幕是一张与奖励内容无关的风景画,不过看过屏幕后就会有奖励;第二个屏幕是一张显示它们将获得的奖励的图片。结果发现,猴子们踊跃地去看第二个屏,并且当猴子看到将获得的奖励的图片时,它们大脑内的多巴胺已经明显升高。这意味着猴子们看到自己将要得到的奖品时,已经非常兴奋和开心,即使还没有得到奖励。

        这一发现指出了获得奖励的消息和即将获得的奖励,都可以使大脑内的多巴胺升高,让人“兴奋”。这为人们为什么“特别想知道结果”提供了解释。

        不过,多巴胺对坏消息也一视同仁。201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得到坏消息时,大脑里的多巴胺也有明显反应。当无法获得人们期望的“美好”结果时,会感到难过而失落。

        因此,提前知道一些信息,对于人们并不是稳妥的好事。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来说,如果习惯性地去打探未知的信息,恰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令人失望甚至沮丧的信息,会导致他们的不适,甚至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如果不去探究这些信息,人们可能保持平稳的心情,不会有不舒适的情绪波动。

        由于人生无常,结果并不都是美好的。我们不如控制好急于知道某些信息的欲望,凡事追求顺其自然,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建立幸福感,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

        (《科学之谜》2020年第37期 义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