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9月05日 星期六

    几代中国人的《新华字典》

    《 文摘报 》( 2020年09月05日   02 版)

        1950年8月,新华辞书社成立,魏建功任社长,在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的支持下,组织编纂《新华字典》。1953年,首本《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4年后,《新华字典》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一直由其出版发行。

        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小的字典就被寄予一种文化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修订者的名单中,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学术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丁声树、金克木、周祖谟……其中,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担任《新华字典》的终审工作,这在中国辞书史上并不多见。后来,王力、游国恩、袁家骅、周一良等陆续加入《新华字典》修订者行列,有些学术权威担任的就是校对工作。可见,《新华字典》的诞生是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具书,它肩负了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担当了扫除文盲的使命。

        第1版的《新华字典》穿插了大量插图,从动物、植物到农业、工业、建筑等,配图栩栩如生,不亚于一本小型百科全书。当时,汉语拼音在中国并未普及,大家也不熟悉笔顺检字法,在后来的版本中,随着国民文字素质的提高,逐步加入部首查字法等。

        “每个人的童年书桌上都有一本《新华字典》。”同济大学中文系教师沈鸣鸣博士说,《新华字典》是每个中国孩子的文化起点,熔铸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她记得,她拥有第一本《新华字典》是跨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从此字典成了上学的标配。不少网友回忆,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是父母一页页翻着《新华字典》取出来的。

        画家陈履生曾回忆和同学一起看《新华字典》的场景: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从中间看到头尾,从头尾看到中间,来来回回地看。同学之间甚至做起了猜字的游戏——比如,哪一页有什么字,什么字作何解释,有几层意思,以此为乐。他认为,这样的游戏“奠定了自己坚实的文学基础”。

        《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曾说:“我身边不离的一件法宝就是《新华字典》。有时候一些护肤品可以不带,但是我的包里必须装一本字典。”她说,这既是为了避免播报新闻时有不会念的生僻字,也是让自己随时有位老师在身边。对于《新闻联播》的主播来说,《新华字典》几乎不离身,如果出国或者出外参加公益活动,都会在行李里揣上一本。

        《新华字典》第1版主编魏建功在编纂时曾说:“字典里,可以看到那时候,人们就是这样说话、写文章。字典就勾勒着一个时代。”

        《新华字典》的每一次修订,都反映了时代特点。上世纪60年代的版本,“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90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进入21世纪,《新华字典》增补的新词里出现了“光纤”“光盘”“克隆”“基因”等,也都是当下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比较有趣的是,人们对《新华字典》的定价总结出了一条“猪肉定律”,即一本字典的价格与同时期500克猪肉价格基本相当。如1957年版《新华字典》定价1元钱,1998年版11元,2004年版16元,2011年版双色本定价24.9元,2020年新上市的12版双色本定价32.9元,几乎都与同期猪肉价格差不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为此感慨:很难说1斤猪肉会改变哪个中国人的命运,但是一本又一本跟它具有同样价格的《新华字典》,却推动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中国人。

        (《解放日报》8.31 彭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