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旧京的慈与善

    《 文摘报 》( 2020年07月18日   02 版)

        北京过去有许多奇葩的职业。卖黄土的人找个板儿车,到城墙根儿去“上班”——找城墙上没砖的地方,拉一车黄土卖到煤厂里,摇煤球或做蜂窝煤。说得不好听点儿,这是破坏公物。但一天拉两车黄土,起码能有饭吃。卖瞪眼儿肉的,在马路边上架一口大锅,里面筋头巴脑连骨头带肉什么都有,论块卖,不能挑,先吃后数签子结账。买的人都把眼睛瞪得溜圆,好挑一块肉多的。换洋取灯儿的多是妇女,你给她破烂儿,她给你取灯儿,等于变相地收破烂儿。这样她能稍微多赚一点儿。

        再有就是卖果子皮的、卖二货茶的。有的人家吃苹果的皮可以攒多了卖给这类小贩,小贩用糖浸了当零食卖。有的人家茶叶只泡一次,再晒干了接着卖。最底层的小贩们就用这各种零散的小玩意儿,三倒腾两倒腾,拼着缝赚出那点儿嚼谷。还有那些卖干劈柴的、卖布头儿的、卖梳头油的、卖草帘子带狗窝的、卖估衣的……都是能供穷人吃饭的营生。旧京有白面房子,有最下等的土窑暗娼,街边也有坑蒙拐骗的,也有摆着桌子写着“吃馍当兵”的国民党征兵处——当了兵就给两块钱,不少一无所有的人以“当兵”为生,入了伍找机会就跑,换个地方继续当。

        民国时期,各地若有灾荒,人们就会逃荒,河北一带的多会逃到北京的郊区县城,伺机而动,若能混,则到北京试试运气,不行则退守乡里。一些人进了永定门,有的人家在大路旁搭个简易的棚子,摆个小酒摊儿,卖上自制的豆腐丝拌萝卜皮,就能谋生了。这样的摊位没什么摊位费可交。哪怕是小孩儿,也可以挎个篮子去卖半空儿(花生),卖臭豆腐、打粥。而他们平常也吃不饱饭,只能夏天在土堆上拾西瓜皮啃,或者偷别人家院子里的枣儿。

        北京城少有长久的富贵,也少有长久的贫穷。所以,老北京人恪守礼教,家家有佛堂,乐善好施,以善待穷人为荣、赶走穷人为耻。谁家对穷苦人和下人不好,谁家名声就臭了,没人爱搭理。

        民国时期,我们家捡了一户逃荒要饭的人家,姓赵,干脆就安排他们在家里位于北京城外洼里村的地头,翻盖几间房子,由他们来种那几亩地,顺手帮忙照应一下祖坟。每年新打下粮食来,他们给我们家里送一次尝尝鲜就行了,再就是家中上坟去时帮帮忙,从来没什么“收租子”之说。抗战胜利后,我家家道中落,而我的叔祖父仍给北平基督教青年会捐了些钱,以表他的慈悲之心,至今还留有捐款的收据。

        看《老北京旅行指南》一书,也能看到北京有众多的慈善组织,有市政公所、京师警察厅等下属的,都由政府拨款;也有带点儿宗教色彩、私人出资筹办的。总名目有第一、第二救济院,慈善五族平民教养院、贫民教养院(分内外城)、社会救济院、极乐万善慈缘总会、龙泉孤儿院、广仁堂、崇善堂等。冬天,慈善机构会开设粥场舍粥,舍棉衣;夏天,舍单衣。先农坛里设有树艺教养所,专门收无业游民,教给他们园艺,以便他们日后谋生。北京有义学,有所市立平民学校,分初小和高小,也是不收一分学费。但凡能坚持到高小毕业就能找到点儿工作,甚至都能去教初小了。还有为盲童设计的启瞽学校。

        另有如功德林有流栖所,即穷人的收容所,也会发医药和服装,但一般做不到遣送回原籍。广渠门内有育婴堂。还有陆地慈航,是由牛车拉着,发现死人就运走埋了。各处会有义诊,看病开方子都不收钱,然后自己去拿着方子抓药。北新桥一带的义诊,在现在北新桥二条的报恩寺里,周围人都去看。

        而大批富有的老字号为了博得名声,也会大做慈善,顺便也做了广告。同仁堂乐家除了舍药,还会在挖沟的地方点上夜灯,以方便路人。北京饭店也经常举办慈善游艺会或慈善舞会,门票一元到三元。

        老北京有几位知名的慈善家。他们不仅掏钱,还做了很多实事。做过总理的熊希龄创办了香山慈幼院,专门培养孤儿。老舍童年时上不起学,是西四著名的刘寿绵刘善人供他上学的。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刘善人家的产业,后来他散尽了万贯家财,带着女儿一起出家了,成了宗月大师。

        北京还发生过很多次收编穷苦人的事儿。通惠河南边有条铁路,当年铁路沿线有很多外来劳工,他们把工棚搭建在铁路旁边生活,日久天长,被并入铁路系统,以集体户口落户北京了。1948年前后,北京编订户口,很多人寓居在某户,到新中国上户口的时候,他们就算是那里的人了。

        中国走过弯路,人人都穷过,做人不能忘本,不能没有体恤,更不能张嘴“何不食肉糜”,尤其是读书人。

        (《声色野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出版 侯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