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27日 星期四

    火神山医院里的“神兵”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27日   05 版)

        火神山医院隔离病房医疗人员挥手致意。

        火神山医院是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专科医院。2月3日起,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与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的450人纳入统一编组,组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火神山医院承担医疗救治任务。

        2月15日,武汉突然降温,雨雪骤起。伴着呼啸的寒风,记者前往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知音湖畔的火神山医院探访。

        一切都在跟时间赛跑

        沿着一条蜿蜒小道,走到白色二层“箱式”医疗区前,这片建筑如此庞大,面积3.4万平方米,病床数近1000张,相当于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据介绍,为了保证不同病区之间的隔离效果,火神山医院整个建筑采用鱼骨状布局,每根“鱼刺”都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活动空间、交通路线都有分区分流,以减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早上8点半,正是白夜交班时间,看着一队队医护人员从身边掠过,匆匆的脚步声让我们瞬间感受到了火神山医院的节奏,救人如救火,这里的一切都是在跟时间赛跑,跟死神赛跑。

        感染七科一病区护士陈红回忆,医护人员们从接到命令开始,就进入了战时状态。2月2日半夜2点起床,半小时后集结,早上8点55分第一架军用运输机便降落在了武汉天河机场。此后每五分钟一架次,8架运输机满载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医和物资,飞抵武汉。

        从听令出征,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在火神山医院病房响起,还不到12小时。

        到达火神山医院后,医疗队顾不上休整,进入医疗区当起了清洁工,当晚又抽组骨干前去熟悉场地环境、设计工作流程、做好值班表,并配备了病区急需的器材、药品,开通了网络信息系统,做好病人收治前的全面准备工作。

        2月4日9点26分,第一批病人入住火神山医院。2月13日下午,第一批出院患者告别这里。

        “如果不是火神山医院,如果不是军队医疗队的雷厉风行,我恐怕都撑不到现在。”一位患者通过微信,这样感谢陈红护士。

        医护人员就是主心骨

        在感染七科一病区,每个大病房都由左右两间小病房组成。小病房有两张床位,大病房设置有缓冲区,放置推车、医废回收桶、紫外线杀菌器等物品,洗手台上贴着“六步洗手法”示意图。病房里,医护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给患者问诊。

        该病区主任马壮参与了第一批病人的接收,此前一天,他就做好了人员调配,并针对病人病情拟定了初步救治方案。“全军的精锐医疗力量集结于此,足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马壮介绍,在火神山医院的普通病房,一般来说中轻症患者的病情会在4至5天内减轻,10天左右有出院的可能。

        刚查完房换下防护服的感染七科一病区副主任谢华走过来,掏出手机向记者介绍起自己与患者杨女士的姐妹情。

        孤身一人在武汉的杨女士是第一批入住火神山医院的患者之一,因为病情较重,入院时已经不能站立,而且因为其父亲刚去世,心理状态非常差。谢华对杨女士特别关注,当晚就将其加为微信好友,编号12—1,12是床号,1是病区。记者看到,在谢华的微信里,感染七科一病区的58名患者一一编号在列。

        “我特别理解患者的心情,他们躺在床上,看着冷冰冰的医疗器械,会非常恐惧,会胡思乱想,这时候我们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谢华说,大疫面前,医生救人要靠术,更要靠心。

        “不完成任务,不退出战场”

        火神山医院最繁忙的地方,在两个重症医学科。中午1点多,重症医学二科主任李维勤才从前后方专家会诊的会议室里出来,而此时,半夜3点下班的医生汪晶华还在整理病人资料。我们在李维勤的带领下,穿过平时紧闭的玻璃门,进入了负压病房区。

        火神山医院共有30张重症病床,收治的全部是从其他定点医院和院内普通病房转来的急危重症病人,配备的也是来自全军各大医院的重症医学专家。这支“救火队”,每时每刻都有至少2名医生和5名护士在病房值守,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2月9日收治第一批重症患者以来,“救火”就成了常态。当天重症专家组会诊的病例是一名55岁的男性病人,2月9日下午从华中科大协和医院转来时已经做了有创插管,体内出现了“炎症风暴”。“这个病人是一名工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不忍心放弃,对其进行了多次会诊。”李维勤介绍,火神山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开通了5G网络远程会诊系统,主管医生通过中国移动提供的床旁会诊车,便能与专家组实时连线,详细介绍患者病史,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是军人,不完成任务,不退出战场。”李维勤说。

        (《人民日报》2.23 程远州 鲜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