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大年初一两局棋

    胡廷楣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15日   03 版)

        大年初一,宅在家中,我便下棋。

        打开弈城网,问:“有武汉的吗?”一秒钟,出来了两个名字。其中一位叫做“蜗牛慢慢来”,我猜想这是一个孩子。此刻,我愿意与病毒飞沫中的孩子下棋。他或许不会猜想我是谁,不过他或许从我的马甲上看到了一个“老”字,便会想象我是那种一朝学棋就一成不变的古董。

        我知道我到了虚拟现场。落下第一枚棋子,我们便是面对面,在留言栏中互致问候。我问:“你在哪里?”他回答:“汉中街。”不知为什么,我变得婆婆妈妈了。“家里还好吗?”

        “都没事。”“慢慢会好起来的。”“我知道。”“蜗牛慢慢来”的回答都只有三个字。

        他的棋很有想象力,属于大开大合,大放弃大转换的那种,绝对不是“蜗牛”。

        于是试探:“想来你正在青春年华。”“高二。”他果然是一个孩子,算起来,不过十六岁。

        他忽然发现自己数子死掉了。便说:“送你一块。不谢!”真是一个高傲的孩子。我又复核了一遍,确认他是误算,不是故意弃子。便说:“不急,还能下。”他回答:“嗯嗯嗯。”

        棋下完了。我站起,回身看看书架。为围棋写过一些文章,也存有不少棋书,有一些文字他或许会感兴趣。返身到电脑前,先打下的是:“孩子,祝你坚强勇敢。”又是婆婆妈妈。

        不料,慢慢来的“蜗牛”已经快快去了。我在大厅四处找寻,并未见影踪。他已经下线。他又回到了武汉,我依旧在上海。两局棋,都下得匆匆忙忙,加起来还不到一个小时。

        整个上午茫然若失。我很怀念那个孩子。下午再一次打开弈城网,是为了看看我们下过的棋。棋局之上,是一次特殊的会见。有关武汉城外和城内,疫区和非疫区,老人和孩子。

        一胜一负,无数次的错进错出。我回看棋局,不由读出了彼此的心情。我想要宽慰他,用自己饱经风霜的年龄,以及自己在各种现场获得的人生思考。也知道,此时此刻,城外的人,必然言不达意。他呢?大概是太想要告诉城外的我们,他有青春的朝气,九头鸟有自己天生的倔强。

        我愿由此读出一种与他的年龄,与他的棋风不一样的沉着和自信。

        看了地图。“汉中街”位于汉口,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有很多当地名小吃,距离著名的汉正街商场不远。我不知道“蜗牛”在哪个学校读书。

        我用想像力再一次虚拟一个空间。他在教室里和同学下棋,下得激情飞扬。他得胜回家,书包里装着围棋,手中提着棋盘。他在汉中街上走,夕阳拉长了他的身影,令他的笑脸生动。

        我一定会被他的笑脸感染,于是我苍老的脸上也有了笑容。我在哪里呢?会不会在汉中路某家小店,用筷子搅拌着有芝麻酱和酸豆角的热干面呢?

        (《新民晚报》2.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