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我的70年“丝绸之路”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31日   07 版)

        苏宝琮

        1946年,我大学毕业后创办了化工厂,决心以科学实业强国;1955年,我在天津市工业系统中第一个完成了染料行业公私合营;1974年,因为缺少好染料,我国只能出口丝绸白坯,周恩来总理知道此事后,号召专业技术人员开发染料,一定要将丝绸染色后出口。化工部、纺织部要求天津担此重任,我和同事们先后试制了几十个品种,终于生产出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为色泽鲜艳的染料。

        1950年,我国百废待兴,人们的经济状况很不富裕,多数人穿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将褪色的旧衣染色变“新衣”就算挺好的了。当时我国的染料行业正向多品种发展,全国印染用量最大、进口花费外汇最多、生产技术最复杂的染料是直接元青,因而也成了国内染料厂竞争最激烈的目标。

        大额外汇的支出,让我觉得既心疼又不甘。经过深思熟虑,我选定了当时染料工业的空白——直接元青染料。直接元青是一种黑色染料,能染丝、绸、棉、麻,染法简便,普通家庭都可用。我决定从研制直接元青染料入手,结束这个产品的进口历史。为了尽快拿下这个项目,我和同事们日夜埋头苦干,几乎废寝忘食,终于在同行业中首先研制成功,为天津拿下了此项目的第一。直接元青是当时时兴的“袋色”的主要原料,这基本满足了城乡的大量需求。

        1952年正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我深知仅凭几间民房小厂干不出名堂来。这时政府对我们的新产品投产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的目的是为国争气,因此并不保守。为了扩大生产,一直致力于推广这项技术。不久,天津、上海四五个厂一起生产,中国终于在这一领域中扬眉吐气了,对一向挟制我国印染行业的外国人大声说“不!”,从此停止了进口。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早年虽抱有科学救国的宏愿,但腐败的政治令抱负无法施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祖国的化工染料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事实使我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像我们这样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才有出路与前途。

        1957年天津产品出口欧洲,这件事使染料王国——当时的西德受到很大震动。中国人能研制出直接元青染料,引发了世界染料界的地震,这是他们始料未及又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这头“猛狮”醒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曾经涌现出许多为发展祖国化学工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我决心踏着他们的足迹,一生致力于祖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1978年,印染行业提出使用性能优良的活性染料,呼声很高。但当时的活性染料不稳定,染一半坏一半,废水太多且染不深。而且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让我特别难受,说是我国运动员因出汗,背心掉色,把外面的白夹克染花,在外国运动员面前十分尴尬,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出一种不怕汗的深色染料。随后,我和同事一起先后研制了绿、蓝、红等几个品种,印染后证明性能优越,受到印染行业专家的赞誉。

        祖国一天天强大,可惜我老了,不能为如此盛世再添砖加瓦,只有寄望于后来人。萧伯纳有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今晚报》12.13 苏宝琮口述 姜桂荣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