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低欲望社会”在中国是个伪命题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31日   06 版)

        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和破解之道》甫一出版,由于中日两国在地缘上具有诸多相似性,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

        这本书中,“低欲望社会”有两个显性特征:第一,在日本,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个人群消费欲望低;第二,在日本,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方式单一。

        笔者认为,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土壤、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社会福利结构等都存在显著差异,简单拿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比附恐怕意义不大。即使日本所谓的“低欲望社会”已成定论,那么,这里有一个前提不容忽视,日本经济在过去25年持续低迷,作者自己也意识到“失去的25年”换一种说法就是“对未来感到不安”,或者是“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而且年轻人“尽可能不负债”的心理也让他们不敢积极消费。反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的GDP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逻辑起点”不同,所得的结论必然不同。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低欲望”单纯从消费动机层面上考量,如果只是看冰冷的数字,中国“双11”“双12”的数据就可以秒杀掉这个不很成熟的概念。

        大前研一关注的两个人群,实际上是系于一脉的,即“老龄化”。老龄化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报告预计,202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数据,日本的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7.05%,2055年预计为40%。中国和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个空间恰恰是中国相关部门可以未雨绸缪的地方。

        真正有意义的是“低欲望人群”在人口结构中的比重有多大,这个数值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怎样的,对中国的阶层分化情况有什么影响,恐怕都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界需要加强研究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中国道路”,不遗余力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老有所养”,那么,“低欲望社会”这个伪命题,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中国青年报》12.23 宋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